秋怀(其一)

形骸攲仄面皮黄,破屋三间号柳塘。

自大暑来真畏暑,到微凉处便知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形容瘦弱且脸色蜡黄,住在破旧的三间小屋里,这地方名叫柳塘。
从大暑节气开始就真正害怕炎热,一旦到了稍微凉快的地方就能感受到凉意。

注释

形骸:身体。
攲仄:倾斜不稳的样子,形容身体衰弱。
面皮黄:脸色蜡黄,形容营养不良或病态。
破屋:破旧的房子。
柳塘:有柳树的池塘,可能是个地名。
自:自从。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热的时候。
真畏暑:非常怕热。
微凉处:稍微凉爽的地方。
便知凉:立刻能感觉到凉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萧瑟与寒冷,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感受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第一句“形骸攲仄面皮黄”写出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憔悴的样子,形容枯槁,面色发黄,透露出一种病态与衰弱。紧接着,“破屋三间号柳塘”则是对家乡环境的一种描绘,破旧的屋宇和那片被称为“柳塘”的地方共同构成了诗人心中家园的模样。

接下来的两句“自大暑来真畏暑,到微凉处便知凉”则是对温度变化的一种感受。从炎热的大暑时节开始,诗人对酷热有着真正的畏惧,而当气温降至微凉之际,他才深切地体会到了凉意的来临。这不仅是对自然天气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对寒冷与凉爽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天对于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温度变化的敏锐感受。诗句简洁而富有意境,体现出宋代文人淡泊、自然的情趣。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送赵君十绝(其一)

皂盖朱轓练水滨,春生秋杀总精神。

须知爱士何曾泛,屈指应无第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赵君十绝(其四)

归去苕溪理钓蓬,风清月白水精宫。

青莲居士争闲得,时答天书一两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赵君十绝(其八)

有客胸藏太息书,萧萧白发不堪梳。

君王若问江东士,莫只相怜诵子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送赵君十绝(其二)

醉把金鞭度绿杨,军民夹道笛声长。

红旗千面诗千首,半杂风云入建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