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

人间相识几无数,相识虽多未必知。

望我实多全为道,知予浅处却因诗。

升沉休问百年事,今古都归一局棋。

乘马须求似骐骥,奈何骐骥未来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人世间相识的人数不胜数,虽然认识的人多,但未必真正了解。
对我了解深入的人大多是因为道义,而对我的浅薄认识往往源于诗词的交流。
不要去问人生的起起落落,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如同一盘棋局。
骑马追求的应是像千里马那样的骏马,只是那千里马何时才会出现呢?

注释

人间:人世间。
相识:认识。
未必:不一定。
知:了解。
实多:深入。
全为:都是因为。
浅处:浅薄。
因:源于。
升沉:人生的起落。
休问:不要问。
百年事:一生的事。
一局棋:一盘棋局。
乘马:骑马。
须求:应当追求。
似:像。
骐骥:千里马。
奈何:无奈。
未来时:未来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答客》,以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与理解。首句"人间相识几无数"表达了人世间相识的人众多,但接下来的"相识虽多未必知"则揭示了认识的深度并不完全取决于数量,真正了解一个人很难。诗人通过"望我实多全为道,知予浅处却因诗"这两句,强调了通过交谈和诗词来了解对方的局限性,道出了知识和情感的复杂性。

"升沉休问百年事,今古都归一局棋",诗人进一步阐述人生如棋,起伏不定,不必过于执着于个人的荣辱得失,一切都在这盘棋局之中。最后,"乘马须求似骐骥,奈何骐骥未来时",诗人以骏马比喻优秀人才,表达出对人才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才未至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邵雍对于人际关系和人生境遇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答客问病

世上重黄金,伊予独喜吟。

死生都一致,利害漫相寻。

汤剂功非浅,膏肓疾已深。

然而犹灼艾,用慰友朋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落花短吟

满园桃李正离披,更被狂风非意吹。

长是忧愁初谢处,却须思念未开时。

奈何红艳易消歇,不似青阴少改移。

九十日春都去尽,樽前安忍更颦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谢人惠笔

爱重寄文房,慇勤谢远将。

兔毫刚且健,筠管直而长。

静录新诗稿,闲抄旧药方。

自馀无所用,足以养锋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谢寿安县惠神林山牒

西南有山高崔嵬,乱峰围绕如蓬莱。

中间有地可容足,泉甘木茂无尘埃。

诸君之意一何厚,协谋判给如风雷。

天津八月水波定,便可乘查观一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