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宴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披着衣衫登上石阶,坐在春泉边翻开书卷。
兰花的香气熏染着山间的酒,松树的声音和野外的琴声相和谐。
月影飘荡在垂下的树叶之外,花香在落花前悠悠传递。
兴致高昂时已是傍晚,重重山岩间升起了暮霭。

注释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放松自在的样子。
石磴:石头台阶。
列籍:排列书卷,指阅读。
俯春泉:俯瞰春天的泉水。
兰气:兰花的香气。
山酌:山间的酒,借指自然的馈赠。
野弦:野外的琴声,象征自然的音乐。
影飘:月影摇曳。
垂叶外:垂下的树叶之外,指月影所在之地。
香度:香气飘过。
落花前:落花之前,形象描绘时间的流逝。
兴洽:兴致融洽。
林塘晚:傍晚的树林和池塘。
重岩:层叠的山岩。
夕烟:傍晚的雾气或炊烟,这里指暮霭。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宴饮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首句“披襟乘石磴”展示了诗人在山间岩石上席地而坐的自如情态,"列籍俯春泉"则透露出他对清泉的向往之情。

次句“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通过对兰花芳香和松林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影飘垂叶外"暗示了树木投影的摇曳,"香度落花前"则是兰花芬芳之气弥漫在春日的花前。

最后两句“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描绘出诗人在林间小溪畔享受宴饮时光,以及山谷间晚霞与薄雾交织的美丽景象。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之间宴会氛围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

王勃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精湛的艺术造诣,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场山间的宴饮之旅,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的意境。

收录诗词(113)

王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 字:子安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649或650~676或675年

相关古诗词

对酒春园作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

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白下驿饯唐少府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伤裴录事丧子

兰阶霜候早,松露穸台深。

魄散珠胎没,芳销玉树沈。

露文晞宿草,烟照惨平林。

芝焚空叹息,流恨满籯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寻道观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