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再柬雯卿

秋千影落闲庭院。明月移花转。几天不挂玉帘钩。

难道春来总是、不梳头。绿窗还是摊书好。

何苦寻烦恼。自家去验小腰肢。

却比垂杨肥了、那丝丝。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庭院中独坐的情景,通过秋千、明月、花影、玉帘、绿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秋千影落闲庭院”,秋千的影子静静地投落在空旷的庭院里,暗示着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明月移花转”,明月的光辉轻柔地移动,似乎在转动着庭院中的花朵,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几天不挂玉帘钩”,数日未见,玉帘上的钩子也显得有些寂寞,暗示主人公长时间未归,引起读者对她的思念之情。“难道春来总是、不梳头”,春日已至,为何她却总是懒于梳妆打扮?这句表达了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揣测与关切。

“绿窗还是摊书好”,在绿窗前摊开书籍,似乎成了她打发时间的方式,但“何苦寻烦恼”,为何还要自寻烦恼呢?这里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逃避的情绪。“自家去验小腰肢”,她决定亲自检验自己的身体状况,“却比垂杨肥了、那丝丝”,却发现自己的腰肢竟然比垂柳还要丰满,这或许是对自己身材变化的一种感慨,也可能暗含着对青春流逝的感伤。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时光流转、青春易逝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5)

汪淑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题石头记

何处红楼,几日西风,娇颜悴零。

悔轻轻罗帕,打伊呆雁,些些诗句,教熟笼鹦。

不及芙蓉,儿女坟上,犹受怡红一哭情。

堪伤处,是绛珠有泪,顽石无灵。秋窗风雨凄清。

问絮果兰因是怎生。

算潇湘一梦,了完公案,袈裟半袭,救了神瑛。

只怪桃花,和它柳絮,恁把凭空谶作成。

痴儿女,被聪明两字,断送伊行。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琴调相思引.送韵仙主人赴南宫试

银烛深宵酒一樽。教人无可再销魂。

心情撩乱,相对掩啼痕。

便是离愁难撇却,也须珍重两三分。

红笺消息,早报画楼人。

形式: 词牌: 相思引

卖花声.离筵未终,东方既白,重拈此解,以代赠言

绣帐病缠绵。闷极今年。卷帘日日望秋天。

望到木樨花放了,望著归鞭。灯火已阑珊。

无可相怜。嘱君今夜莫开船。

只怕夜深侬有梦,寻向君边。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愁倚栏令.春日怀韵仙燕台

阑干外,雨如丝。悄凭时。搁著一汪儿泪,没人知。

怪底几天愁重,恹恹压损腰肢。

原是当胸绵却月,叫相思。

形式: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