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历史废墟图景,诗人站在凤凰台上,对着眼前的景象发出感慨。首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表明曾经繁华的地标如今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只剩下寂寞的江水在静默地流淌。
接下来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则是对历史更为深远的回顾。吴国与晋代的繁华如今已被时光埋葬,只留下荒凉的花草和废墟。
诗中间两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描绘出一幅开阔而宁静的自然景观,但其中蕴含着对远古时代的怀念与无限感慨。三座山峰在苍蓝的天空之下,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二水(很可能是指长江和汉江)则在白鹭洲间缓缓流过,勾勒出一片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景致。
末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现实生活的深切感触。浮动的云朵偶尔遮挡了太阳光芒,这正如同历史上的辉煌时刻被时间湮灭,令人心生哀愁。而长安城,不见往日繁华,只能让人感到无尽的忧虑。
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缅怀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五月天山雪,无花祗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