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轻薄篇

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

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雕鹗同飞翻。

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

忽闻燕雁一声去,回鞍挟弹平陵园。

归来青楼曲未半,美人玉色当金尊。

淮阴少年不相下,酒酣半笑倚市门。

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落红尘昏。

死生容易如反掌,得意失意由一言。

少年但饮莫相问,此中报雠亦报恩。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元]韵

翻译

无需驱驰千军万马,英雄并非只在佩双弓。
天生的英气自然流露,他与猛禽雕鹗共翱翔。
早朝走在繁华大道上心生不快,策马奔向城西的原野。
忽然听见雁鸣远去,他调转马头在平陵园狩猎。
回到青楼歌声未歇半,美人如玉坐在金杯旁。
淮阴少年也不逊色,酒醉时半是玩笑半是认真。
谁又知我内心愤慨,日暮红尘中面色凝重。
生死之事轻如翻掌,得失全在于一句话。
少年只管饮酒无需多问,这杯中既可报怨也可报恩。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诗人豪迈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表明豪杰之气并不需要靠武力来显示,而是内心的自信与勇敢。"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雕鹗同飞翻"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仿佛与凶猛的鸟类一起翱翔于蓝天。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豪迈之士,也有不得志的时候。"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显示了诗人在繁华都市中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只好策马奔驰于城郊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

突然间,一声燕雁的鸣叫,让诗人的心情又有所触动。"忽闻燕雁一声去,回鞍挟弹平陵园"这里燕雁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象征着远方的友人或是诗人内心的呼唤。

诗人回到青楼,曲未终而美人已在玉色当金尊之中等待。"归来青楼曲未半,美人玉色当金尊"这一段落透露出诗人的另一面:对酒宴生活的享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下来的"淮阴少年不相下,酒酣半笑倚市门"则是对青春、友谊与欢乐时光的一种颂扬。诗人在这里自诩为淮阴少年,与朋友们共同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然而,生活中总有起伏,情绪也会随之变化。"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落红尘昏"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而"死生容易如反掌,得意失意由一言"则是对生命中起伏的一种哲学思考,认为生活中的成败得失往往在一念之间。

最后,诗人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总结了自己的态度。"少年但饮莫相问,此中报雠亦报恩"这句话既是对朋友们的劝酒,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宽容与理解,是对生活的一种接受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多个场景和情感的转换,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其独特的人生观。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别愁已万绪,离曲方三奏。

远宦一辞乡,南天异风候。

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

落日望寒涛,公门闭清昼。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闻鸡赠主人

胶胶司晨鸣,报尔东方旭。

无事恋君轩,今君重凫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沃]韵

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

促促何促促,黄河九回曲。

嫁与棹船郎,空床将影宿。

不道君心不如石,那教妾貌长如玉。

形式: 古风

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

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

美人昔自爱,鞶带手中结。

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