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申屠忍斋隶籍秦邮韵呈苟治书生

笑认鸾江旧祐环,大槐梦觉已无关。

看花要在雪霜里,品士莫于文字间。

乌府清风如有约,鹤楼明月不教閒。

直须存活苍生了,却把丹囊贮九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笑着承认自己曾是鸾江边的守护者,但梦境中的大槐树已经与现实无关。
欣赏花朵的美好应在雪霜之后,品味人才不应仅限于文字之中。
乌府(官署)的清风仿佛有约定,鹤楼的明月不容空闲。
我只愿活在当下,为百姓谋福利,然后才将丹药之囊装满归去。

注释

笑:微笑或自嘲。
鸾江: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这里可能象征过去的经历。
大槐梦:梦境或回忆。
无关:不再相关或已改变。
看花:欣赏花朵。
雪霜:比喻人生的艰难困苦。
品士:品味人才。
文字间:指通过文字交流。
乌府:古代官署的代称。
清风如有约:清风似乎有约定而来。
鹤楼:古代建筑,常与仙人或高雅文化联系。
不教閒:不允许闲暇。
直须:只应。
苍生:百姓。
了:完成。
丹囊:装有丹药的袋子,可能象征修炼或理想。
九还:道教术语,指修炼过程中的九转归真。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奕所作,体现了诗人在政治动荡时期的无奈与超脱。开篇“笑认鸾江旧祐环,大槐梦觉已无关”两句,通过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顾和对现实境遇的割裂,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荣华的淡然和对现实无为的态度。"看花要在雪霜里,品士莫于文字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审美观点,即在严酷的环境中才能见真章,也只有超越文字的限制,才能真正品鉴出一个人的品格。

"乌府清风如有约,鹤楼明月不教閒"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通过对宁静夜晚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于心灵安宁追求的向往。

最后,“直须存活苍生了,却把丹囊贮九还”表明了诗人在乱世中珍视生命,同时也透露出对道术、修身养性的追求,希望通过精神上的修炼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整首诗以淡定的笔调,抒写了诗人面对动荡时局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于个人修养与超脱世俗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5)

王奕(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伯敬谨撰并书”,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 字:伯敬
  • 号:斗山
  •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93

相关古诗词

和罗隐诗再题多景楼

老了英雄费了吟,鹿儿化马不消寻。

死生寿夭苍生命,治乱存亡上帝心。

嶓冢西来山叠叠,焦金东望海深深。

眼前参透坎中画,始识恒河只寸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段好古外郎二首(其二)

黍峰蒲糁正关情,况复登高望冶城。

惊见北方真学者,尚怜南国旧书生。

风遗异世晋有笏,犹在君家唐未轻。

三复谩行诗句好,雩坛从此振吟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段好古外郎二首(其一)

休烦蜀鸟劝归频,正欲尼山拜圣人。

若使诗书灰烈燄,便应天地化微尘。

汉书牛角虽漫夜,鲁史麟经不断春。

花市一番风雨后,几多桃李又重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赵若伦旧题多景楼

大地山河合九州,秋风吹起故乡愁。

洛山冉冉机云出,汉水潇潇巡远羞。

东望海连甘露寺,北来诗满镇江楼。

金台万里天门杳,且问东津汶上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