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公姚广孝(其一)

英雄何以不冠巾,肯向团蕉老此身。

伏气山中如病虎,图形阁上亦祥麟。

诗吟北固僧宗泐,术授东吴道应真。

特地开科长取士,不知漏落几多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姚广孝的形象与事迹。首句“英雄何以不冠巾,肯向团蕉老此身”以反问形式开篇,暗示姚广孝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弱书生,而是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道路。接着,“伏气山中如病虎,图形阁上亦祥麟”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姚广孝比作深藏山中的猛虎和阁上的祥瑞之麟,形象地展现了他隐居山林,却依然保持着非凡的才智和影响力。

“诗吟北固僧宗泐,术授东吴道应真”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姚广孝在文学与术法方面的造诣,他不仅与高僧宗泐交流诗歌,还传授给东吴的道应真术法,显示了他在文化与宗教领域的广泛影响和贡献。

最后,“特地开科长取士,不知漏落几多人”表达了对姚广孝重视教育、选拔人才行为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遗憾,即可能有许多人才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被发现或重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细节,塑造了一个既有深邃智慧又充满人文关怀的英雄形象,展现了其在不同领域内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283)

严遂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字:崧占(一作崧瞻)
  • 号:海珊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724

相关古诗词

荣国公姚广孝(其二)

三年胜负白沟河,直捣南都不议和。

到处机宜参李泌,常时主守倚萧何。

江山王气收龙虎,日夜军声乱鸭鹅。

垂老功成身入定,未须治第赐宫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历城侯盛庸

将星已陨燕张王,王不归朝责盛庸。

开壁突来宜缚虎,穿营径去宛游龙。

角声平野星初落,马影长河草正浓。

阃外不闻天子诏,岂因叔父得相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英国公张辅(其一)

安南二都环四江,地不内属自有唐。

叛服复何预我事,祸受天平归自老挝降。

芹跕伏兵杀天使,天兵从天插天翅。

插天翅,海茫茫,十八将军治军装。

八十万兵输兵粮,会平西侯于多邦。

多邦城高枕江绿,人持炬火吹铜角。

铜角一声战象来,绘狮冲象象猬缩。

直捣圆伞山,穷追咸水关,满海流血红斑斑。

季釐苍以小船走,反斗缚之奇罗口。

槛车护至京,宴奉天殿箫铙声。

安南平,安南平,从此十年长用兵。

形式: 古风

英国公张辅(其二)

永乐六年安南平,是年之冬变骤生。

七年远统平夷兵,八年春还秋复叛,明年仍赋征南行。

简定陈季扩,前后相继作。

一攻造舟叱览山,再攻荷花海之湾。

俘斩无算势未已,纷纷火燧爇象尾。

猬毛之矢刺天飞,象奴象鼻落如雨。

一战美良山,再战昆浦暹蛮间。

步骑蹴之传檄定,次第就擒海氛静。

海氛静,占城降,择故王后封为王。

版图不入归要荒,我无所利计大义,兴灭继绝辞堂堂。

奈何升州置卫所,人其人,土其土。

中国约束夷苦严,安南之风安于南。

南人不反那可得,宣德年间得而失。

王通盟,柳升没,依旧安南属外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