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唐臣春苑池应制

圣君垂拱殿,游豫及时和。

辇驻花边静,舟攒柳外多。

泛遥齐解缆,载重密垂河。

傅楫轻篙手,夔韶谱棹歌。

鱼方充镐沼,禽亦感殷罗。

唼藻翎频刷,看云首屡峨。

大疑鹏与似,瑞比凤来过。

鹓鹭欣相狎,凫鹥许继哦。

微臣亦□幸,共尔沐恩波。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翻译

圣明的君主在垂拱殿中安详治理,享受着适时的游乐与和谐。
御驾停驻在花丛边,宁静无声,船只聚集在柳树之外,繁多而有序。
远处的船队解开缆绳,满载货物,密集的河流映衬着繁忙的景象。
船夫们熟练地操作着轻巧的桨和篙,奏响了夔韶般的棹歌。
鱼儿在丰饶的镐沼中游弋,鸟儿也被殷勤的罗网所吸引。
它们啄食水草,羽毛频繁地拂动,仰望天空,姿态昂扬。
我深感疑惑,是否像大鹏一样,这祥瑞之景如同凤凰降临。
高贵的鹓鹭愉快地相伴,水鸟也愿意跟随吟唱。
作为微小的臣子,我也感到无比荣幸,能一同沐浴皇恩浩荡。

注释

垂拱:形容帝王无为而治。
游豫:游乐、休闲。
辇驻:御驾停留。
沐恩波:接受皇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皇帝游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君臣欢聚场面的温馨勾勒,表现了作者对于圣君及时和乐、国泰民安的祝愿。

首句“圣君垂拱殿,游豫及时和”直接点出了诗中的主体,即皇帝在御苑中享受着春日的美好时光。这里的“垂拱”形象化地描绘了君王的威仪与温文,同时“游豫”、“及时和”则传达出一种祥和安宁的氛围。

接下来的“辇驻花边静,舟攒柳外多”通过对车马停驻在花丛旁、船只聚集于柳树之外的描写,展现了园中春色满径、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辇”、“舟”都是皇家游乐的象征,而“花边静”和“柳外多”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

诗人接着写道:“泛遥齐解缆,载重密垂河。傅楫轻篙手,夔韶谱棹歌。”这里通过对皇帝乘舟游弋、解开船缆和舳舻相连,以及水上乐师奏鸣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一种宴游之乐、音乐之美的画面。“傅楫轻篙手”中的“傅楫”指的是古代船上的木制撑杆,而“夔韶谱棹歌”则是对水上雅乐的生动写实。

以下两句“鱼方充镐沼,禽亦感殷罗。”通过描绘鱼儿在清澈的池塘中游弋、鸟儿因网罗而感怀的景象,再次强化了自然万物皆得其所的和谐状态。

紧接着,“唼藻翎频刷,看云首屡峨。”诗人通过对水面荷叶轻拂舟楫、观赏云端山峰连绵不断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园林景色的多样性,也映射出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情怀。

“大疑鹏与似,瑞比凤来过。”这里通过对比翼鸟(鹏)与凤凰相似的描写,以及借用瑞气如同凤凰降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威仪和祥瑞降临的赞美。

接下来的“鹓鹭欣相狎,凫鹥许继哦。”则通过对鸟类亲昵嬉戏、鸣叫不息的情景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一种生机勃勃、和谐共处的自然景象。

最后,“微臣亦幸,共尔沐恩波。”诗人以“微臣”自称,表达了自己对于能与圣君共享天伦之福的幸福感受,以及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这里的“沐恩波”则是对皇帝恩泽如潮水般涌来、覆盖万民的生动描绘。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皇家园林春日游乐场面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君王及时和乐、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艺术成就。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汪颜复秋江堂

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

本有渔矶带苍藓,且无叠鼓惊眠鸥。

风漾霞光笛声晚,云压雁影芦花秋。

客子还能念乡土,今年更作新安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里人俞退翁自号南山南菊逸尝赋诗以道其志继有和者一日示两钜编则有故文丞相长句冠于其首盖君谒丞相于燕京时所赠也谨次韵以归之

山人旧隐南山南,家具惟存赋诗笔。

瓮浮清酝夜□云,菊泛寒香秋满室。

模放已逼东篱真,经营况似南村宅。

懒从乾藓洒窗户,豪厌湿云黏几席。

铜鞭敲□秋韵铿,蕙帐围寒晓光寂。

张公十策未风云,周家六典姑泉石。

此与渊明亦何似,似处难将语凡客。

世间尘土涴人衣,明日云深惆怅极。

形式: 古风

咀丛间新茶二绝(其一)

湿带烟霏绿乍芒,不经烟火韵尤长。

铜瓶雪滚伤真味,石硙尘飞泄嫩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咀丛间新茶二绝(其二)

卢仝陆羽事煎烹,谩自誇张立户庭。

别向人间传一法,吾诗便把当茶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