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
几路三湘水,全家万里人。
听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
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李侍御贬郴州》,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首句“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以洞庭湖的辽阔水面作为背景,设置了一种淡远的情调,同时提出了诗歌的主题——送别。
接下来的“几路三湘水,全家万里人”通过对河流和道路的描述,强化了离别时的孤独感和空间距离感。这里的“几路”表明道路曲折,“三湘水”则是指洞庭湖周围的湘江、资水、沅水,这些都是古代送别常用的意象。
诗中“听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两句,则通过对声音和视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清冷的月光下聆听猿啼声,以及回忆过去春天看到的柳树景象,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末尾的“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蘋”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汀洲畔”是河岸边的草地,“白蘋”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这两者都是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感情的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回车仍昨日,谪去已秋风。
干越知何处,云山只向东。
暮天江色里,田鹤稻花中。
却见鄱阳吏,犹应旧马骢。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征西诸将一如君,报德谁能不顾勋。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
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
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
清风季子邑,想见下车时。
向水弹琴静,看山采菊迟。
明君加印绶,廉使托茕嫠。
旦暮华阳洞,云峰若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