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翚的《吊史》,是一首怀古抒情之作。全诗以深沉、苍凉的笔触,描绘了英雄末路的凄惨景象和历史变迁中的无常。
"禽殚繁弱弃,兔尽韩卢烹。"两句写战乱中生灵涂炭,连细小的鸟兽都不放过,这里的“禽”指小动物,“殚”意为微小,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英雄起乘时,时徂力难争。"则描绘了一代英雄在历史洪流中奋力一搏但终究无力回天的情形。“乘时”指的是英雄们抓住时机发挥作用,“徂”字含有时间流逝的意味,表现了英雄们面对不可抗力的无奈。
"精魂闭尺穴,壮骨飏飞尘。"这两句通过对死去战士精神和身体的描写,表达了对他们英勇献身的哀悼之情。“精魂”指的是人们生前的精神意志,“壮骨”则是对于英雄们壮丽生命的赞颂。
"凄凉千载下,闻风凛如生。"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历史久远带来的凄凉感,以及听到风声时仿佛能听见古人生活气息般的奇特体验。
"嬴秦失其鹿,图王各峥嵘。"这里借“嬴秦”指代秦朝,而“失其鹿”则是比喻统治者失去了民心和天命,各自为政而不再有中央集权的情况。
"斯人顾眄间,汉楚分重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回顾,以及对汉、楚之间战争严酷后果的感慨。“斯人”指的是当时的人们,“顾眄间”则是说人们在思考过去的事情。
"臣虽替末路,君亦寒初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忠诚守节甚至至死不渝,以及对统治者最初承诺的失望感受。“末路”指的是身处困境,“寒初盟”则是说曾经的约定变得冷淡无情。
"岂不念畴昔,百战同艰辛。"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难道不会想起过去共同战斗过的艰苦时光吗?“畴昔”即古代,“百战”则是指经历了无数次战争。
最后两句"谁云汉网疏,豪俊屡拂萦。高蹈欣系解,括囊闻饮醇。"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豪杰之士被困于世俗的网络和规制,以及他们在得救后释放不再受束缚时的喜悦之情。“汉网”指的是严密的法网,“屡拂萦”则是说豪杰们多次触碰到这些束缚,“高蹈”、“括囊”都是古代饮酒用具,这里象征着自由和欢庆。
总体来看,《吊史》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对于英雄命运的哀悼,对于历史变迁中的无常与悲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