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

老病力难任,犹多镜雪侵。

鲈鱼消宦况,鸥鸟识归心。

急雨江帆重,残更驿树深。

乡关殊可望,渐渐入吴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年迈体弱难以承受劳顿,镜中的白发如雪般侵袭。
品尝鲈鱼让我想起仕途的艰辛,鸥鸟似乎能感知我归乡的心愿。
疾风骤雨中,江上的船帆显得格外沉重,深夜时分,驿站边的树木显得更深邃。
故乡的方向清晰可见,渐行渐近,耳边响起的是熟悉的吴地方言。

注释

老病:年迈体弱。
力难任:难以承受劳顿。
镜雪侵:镜中的白发如雪。
鲈鱼:象征隐退生活的食物。
消宦况:消除官场生涯的疲惫。
鸥鸟:象征自由和归隐。
识归心:感知归乡的心意。
急雨:疾风骤雨。
江帆重:船帆沉重。
残更:深夜。
驿树深:驿站边的树木深邃。
乡关:故乡。
殊可望:清晰可见。
吴音:吴地方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因病返回家乡的旅途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归乡之路的渴望和内心的不易。

"老病力难任,犹多镜雪侵" 表明诗人年迈体弱,再加上时值冬季,白发如同积雪,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衰老与对温暖家乡的渴望。镜子里映出的白发如同积雪,是对生命流逝和青春不再的无奈感慨。

"鲈鱼消宦况,鸥鸟识归心" 则通过对鱼儿和鸟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家乡的向往。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似乎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归心;而鸥鸟则如同知晓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识破诗人想要回家的愿望。

"急雨江帆重,残更驿树深" 描述了旅途中的恶劣天气和艰难行进的情景。雨势如梭,连绵不绝,使得船只在江面上举步维艰;而岸上的老树,也似乎因为时间的侵蚀而显得更加萧瑟。

"乡关殊可望,渐渐入吴音" 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无限眷恋。虽然归途漫长,但随着距离的缩短,耳边渐渐响起的是家乡的方言,这份亲切感让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温暖。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和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以及归乡路上的复杂心理。

收录诗词(242)

顾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字:逋翁
  •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 籍贯:唐朝海盐

相关古诗词

春鸟词送元秀才入京

春来绣羽齐,暮向竹林栖。

禁苑衔花出,河桥隔树啼。

寻声知去远,顾影念飞低。

别有无巢燕,犹窥幕上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洛阳早春

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

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

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相国晋公挽歌二首(其一)

玉节朝天罢,洪炉造化新。

中和方作圣,太素忽收神。

盛德横千古,高标出四邻。

欲知言不尽,处处有遗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相国晋公挽歌二首(其二)

凝笳催晓奠,丹旐向青山。

夕照新茔近,秋风故吏还。

本朝光汉代,从此扫胡关。

今日天难问,浮云满世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