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晋公挽歌二首(其二)

凝笳催晓奠,丹旐向青山。

夕照新茔近,秋风故吏还。

本朝光汉代,从此扫胡关。

今日天难问,浮云满世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清晨的笳声催促着祭奠仪式,红色的丧旗指向青翠的山峦。
夕阳余晖洒在新建的墓地附近,秋风吹过,旧日的官吏返回凭吊。
本朝继承了汉代的荣光,从此开始清扫胡人占据的边关。
如今的天下难以寻求答案,世事如浮云般变幻莫测。

注释

凝笳:清晨的笳声。
催晓奠:催促早晨的祭奠。
丹旐:红色的丧旗。
青山:青翠的山。
夕照:夕阳。
新茔:新建的墓地。
故吏:旧日的官吏。
还:返回。
本朝:本朝代。
光汉代:继承汉代的荣光。
胡关:胡人占据的边关。
今日:如今。
天难问:难以寻求答案。
浮云满世间:世事如浮云般变化无常。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名为《相国晋公挽歌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回忆,表达了诗人的哀思之情。

"凝笳催晓奠,丹旐向青山。" 这两句运用了典型的中国古诗中的意象,通过早晨的笙箫声、朝霞和青山,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夕照新茔近,秋风故吏还。" 这两句则通过晚霞映照在新的墓地附近,以及秋风中带来的往事回忆,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哀思和怀念。

"本朝光汉代,从此扫胡关。" 这两句触及了历史事件,提到了唐朝的强盛以及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胜利,表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关注和自豪感。

最后两句 "今日天难问,浮云满世间。" 则是诗人的感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感觉到天命难以预测,而世事如同飘渺的浮云,充满了无常和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事件以及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怀旧情绪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收录诗词(242)

顾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字:逋翁
  •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 籍贯:唐朝海盐

相关古诗词

送大理张卿

春色依依惜解携,月卿今夜泊隋堤。

白沙洲上江蓠长,绿树村边谢豹啼。

迁客比来无倚仗,故人相去隔云泥。

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友失意南归

衣挥京洛尘,完璞伴归人。

故国青山遍,沧江白发新。

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

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韦秀才赴举

鄱阳中酒地,楚老独醒年。

芳桂君应折,沈灰我不然。

洛桥浮逆水,关树接非烟。

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李道士

人境年虚掷,仙源日未斜。

羡君乘竹杖,辞我隐桃花。

鸟去宁知路,云飞似忆家。

莫愁客鬓改,自有紫河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