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蛟龙噀白雾,天外细濛濛。
沾土曾无迹,昏林似有风。
卷旗妨酒舍,湿翅下洲鸿。
稍见斜阳透,西云一半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小雨》,描绘了雨后生动的自然景象。首句“蛟龙噀白雾”以蛟龙喷水比喻雨滴,形象地展现了小雨如雾的轻盈。接下来的“天外细濛濛”进一步渲染了雨丝的细腻与连绵。诗人通过“沾土曾无迹”描述雨滴落地无声,悄然润物,体现了小雨的静谧。
“昏林似有风”则暗示雨中微风的存在,使得树林在雨中摇曳生姿。接着,“卷旗妨酒舍”写雨滴打在酒旗上,仿佛阻碍了饮酒的兴致,流露出诗人对雨中生活的淡淡闲愁。而“湿翅下洲鸿”则描绘了雨中飞翔的大雁,翅膀被雨水打湿,不得不降落到水边的洲渚。
最后两句“稍见斜阳透,西云一半红”,随着雨势减小,夕阳透过云层,天空的一半被染成红色,给阴郁的天气带来了一丝暖意和希望。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雨的动态过程,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深的情感投入。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树老垂缨乱,祠荒向水开。
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
野鸟栖尘座,渔郎奠竹杯。
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词哀。
乘闲多远兴,信马与君行。
碧树斜通市,清流曲抱城。
山花高下色,春鸟短长声。
日暮吾庐近,还歌空复情。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
空知噬脐患,岂有周身防。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
傥或益于用,捐躯死其常。
公言牡丹盛,未睹古人诗。
品众自争贵,叶多方见奇。
名因他姓著,色为别根移。
华发我何感,洛阳年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