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才岸傍古庙

树老垂缨乱,祠荒向水开。

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

野鸟栖尘座,渔郎奠竹杯。

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词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老树上垂下的枝叶纷乱,荒废的祠堂面向水面敞开。
偶人经雨后倒地,古老的房屋被风吹得摇摇欲坠。
野鸟栖息在满是尘土的神像座位上,渔夫用竹杯祭奠。
想传唱山鬼的歌谣,却无法抵挡楚辞中蕴含的深沉哀伤。

注释

树老:形容树木年代久远。
垂缨:下垂的枝叶。
祠荒:荒废的祠堂。
向水开:面向水面。
偶人:偶像是木制或石制的人像。
踣:跌倒。
古屋:古老的房屋。
摧:摧毁,摇摇欲坠。
野鸟:野生的鸟儿。
尘座:满是尘土的神像座位。
渔郎:渔夫。
奠:祭奠。
山鬼曲:山鬼的歌谣,可能指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
无奈:无法。
楚词:楚辞,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
哀: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庙宇在岁月侵蚀下的荒凉景象。"树老垂缨乱"写出了树木因年岁增长而枝叶纷披,显得杂乱无章,"祠荒向水开"则表现出庙宇坐落在临水之地,荒废已久。接下来的"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细致描绘了风雨对庙宇内偶像和建筑的破坏,偶人身姿倾斜,屋宇摇摇欲坠。

"野鸟栖尘座"暗示庙宇的破败,连野鸟都选择其为栖息之所,"渔郎奠竹杯"则描绘出渔夫以简陋的竹杯祭奠,可能是在怀念庙中的神灵。最后两句"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词哀"表达了诗人想要传承庙中祭祀的传统,但面对这样的衰败,只能感叹楚辞般的凄凉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庙的沧桑与历史痕迹,以及诗人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感慨。王安石的诗才在这首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寓情于景,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和元舆游春次用其韵

乘闲多远兴,信马与君行。

碧树斜通市,清流曲抱城。

山花高下色,春鸟短长声。

日暮吾庐近,还歌空复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王仲仪二首(其一)麝香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

空知噬脐患,岂有周身防。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

傥或益于用,捐躯死其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王待制清凉院观牡丹赋诗

公言牡丹盛,未睹古人诗。

品众自争贵,叶多方见奇。

名因他姓著,色为别根移。

华发我何感,洛阳年少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王景彝寄吕缙叔

白尽髭须史未成,不如能赋易登瀛。

三冬足用侏儒饱,千里从看跛鳖行。

知有清名在公议,自无馀力到高闳。

磻溪八十犹垂钓,祖例推来亦后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