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身端为万民忧,百虑千思不尽头。
酒薄郡厨春冷淡,烛残铃阁夜迟留。
东南海雾侵孤戍,西北边风彻敝裘。
万里转输何日了,九峰吟赏几时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郡守深感责任重大,为万民忧虑的情景。首联“一身端为万民忧,百虑千思不尽头”直接点明了郡守的职责与忧虑,展现了他为百姓福祉而日夜操劳的形象。颔联“酒薄郡厨春冷淡,烛残铃阁夜迟留”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郡守在繁忙工作之余的孤独与疲惫,即使在春日里也感到厨房里的酒味寡淡,夜晚在铃阁中等待,烛光渐暗,时间仿佛凝固。
颈联“东南海雾侵孤戍,西北边风彻敝裘”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郡守的忧虑从地方治理延伸至边疆安全,海雾笼罩着孤零零的戍堡,西北的寒风穿透破旧的裘衣,暗示了郡守对国家边防的担忧。尾联“万里转输何日了,九峰吟赏几时酬”表达了对治理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无尽忧虑,以及对自然美景欣赏的渴望,却因公务缠身难以实现,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勤政爱民、心系国家的郡守形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古代官员的崇高精神和复杂情感世界。
不详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明时谁敢道时凶,可奈东南杼轴空。
捲地饷夫无处避,欺天恶少有时逢。
小臣效职曾何补,圣主垂恩信未穷。
玉节亭前闻好语,捷书频报贰师功。
日日奔波日日忧,镜中华发忽盈头。
青山有梦不归去,绿水无情强自留。
公馆时常粗粝饭,行囊依旧木棉裘。
也知富贵非吾分,祗为君恩未少酬。
西北频年值岁凶,东南财赋半成空。
万方一统虽遭际,斗米三钱尚未逢。
减膳共知劳圣虑,转输谁复念民穷。
感来便欲抽簪去,恐负清朝教养□。
晚香老懒日相亲,可奈朝来渐觉陈。
西子面□鸾镜月,杨妃心怯马嵬尘。
写怀顿觉诗无料,解闷还凭酒有神。
寄语西风看花伴,落英堪嚼也堪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