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谈诗究乎而。
"谈诗究乎而"一语,透露出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追求与思考。苏洵在此以质疑的口吻,似乎是在探讨诗之真谛,既表现了他个人对于诗学的严肃态度,也折射出宋代文人的高远志趣。这句话不仅是对诗歌本身的一种自我省察,更是对当时诗坛浮躁风气的一种有力批判。
不详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坐闻世论日腾哗,倦客哀时信靡涯。
独对古人称后死,岂知亡国在官邪。
萧条徐泗君安往,惙怛东南各有家。
解说赠诗沉痛意,未甘长此托看花。
携僧缓步听溪声,课仆疏筠出翠屏。
泉石膏肓吾自许,馀生应不愧山灵。
红药青绫心已灰,且从开士宿招提。
半窗白月炉烟断,枫叶萧萧乌夜啼。
喜鹊寒鸦噪晚田,山前茅舍起炊烟。
小桥败叶风频扫,斜月平芜犊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