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五首(其四)

墙头青粉,盼玉人天远。杨柳深深罨庭院。

想兰姨善戏,琼姊偷呼,娇欲坠、扶上困腰纤软。

秋千刚半晌,门外萧郎,影事些些那回见。

愁杀夕阳红,愁锁红蕤,又红出、小桃花面。

怕飏下、罗裙彩云归,便拢鬓兜鞋,教人肠断。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铺陈,展现了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与等待。

“墙头青粉,盼玉人天远。”开篇即以“青粉”点染出女子所处环境的幽静与雅致,而“玉人天远”则直接表达了她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与距离之感。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为整首词奠定了哀愁的基调。

“杨柳深深罨庭院。”杨柳的柔美与庭院的幽深相映成趣,既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人物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想兰姨善戏,琼姊偷呼,娇欲坠、扶上困腰纤软。”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兰姨”、“琼姊”等形象化为陪伴女子的伙伴,她们的戏谑与呼唤,反衬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关注的情感。同时,“娇欲坠、扶上困腰纤软”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娇弱姿态,也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期待与依赖。

“秋千刚半晌,门外萧郎,影事些些那回见。”秋千是古代女子喜爱的游戏之一,此处通过“秋千刚半晌”的描述,营造了一种短暂而美好的时光氛围。然而,当提到“门外萧郎”,女子的思绪便转向了远方的爱人,表达了她对相聚时刻的渴望与对过去美好回忆的追忆。

“愁杀夕阳红,愁锁红蕤,又红出、小桃花面。”夕阳的余晖、红蕤(一种植物)以及小桃花的绽放,这些意象都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美丽。夕阳的“愁杀”、红蕤的“愁锁”以及桃花的“红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也暗喻了女子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矛盾。桃花的“红出”更是象征着女子内心深处对爱情的热烈向往与期待。

“怕飏下、罗裙彩云归,便拢鬓兜鞋,教人肠断。”最后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对爱人离去的不舍与痛苦。她害怕爱人如同彩云般飘散,即使只是想象中的分别,也足以让她心痛不已。这一系列的情感表达,充分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深情与执着,以及面对离别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世界,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情与哀愁。

收录诗词(222)

蒋敦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五首(其五)

昨宵无月,唤花魂难醒。云影低垂画帘暝。

待金刀剪破,玉斧修圆,开桂殿、端正一奁冰镜。

银湾风露重,如此昏黄,绰约群芳晚妆靓。

退了越罗裳,悄地姮娥,在那角、粉墙潜等。

奈碧海、青天夜迢迢,怕半臂、轻寒独眠人病。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虞美人七首(其一)

药炉烟瘦如香篆。不把重帘卷。

小鬟低语客来时,记得玉人扶病下楼迟。

潇潇怕听吴娘曲。夜雨明金屋。

零花一寸冷秋红,只问海棠何事嫁西风。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七首(其二)

春寒恻恻浑难定。有个春人病。兰愁拥髻可怜他。

又是天涯芳草不能歌。一枝清瘦棠梨影。

小院沈沈静。柔魂能彀再销么。

行到悄无人地落花多。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七首(其三)

卷帘未抵黄花瘦。已怕西风透。此生除影有谁怜。

只算前身原住奈何天。问天可作些儿主。

天也痴无语。多才多病更愁多。

多恐神仙多劫佛多魔。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