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寒食不多时。燕燕才归。杏花零落水痕肥。

浅碧分山初过雨,一霎晴晖。闲折小桃枝。

蝶也相随。晚妆不合整蛾眉。

蓦忽思量张敞画,又被愁知。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初夏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捕捉了这一时节的特有情趣。首句“寒食不多时”,点明时序,即寒食节气后不久,天气回暖,生命力逐渐萌发。接着“燕燕才归”表明燕子回到它们的家园,象征着春回大地。

“杏花零落水痕肥”中,“杏花”指的是杏树的花朵,而“水痕肥”则形容雨后水分汇聚在植物叶面上,使其显得更加鲜嫩饱满,生机勃勃。这里不仅描绘了杏花的美丽,也暗示了春雨后的湿润与生长。

“浅碧分山初过雨,一霎晴晖”写出了雨后天气变化的情景,“浅碧分山”形容山峦在春日柔和的阳光下呈现出淡绿色,宛如一幅水墨画。诗人捕捉到了短暂而温润的小雨过后的晴朗天空,以及那股清新的气息。

“闲折小桃枝”是诗人的一个动作,闲庭信步之中,随手折下了一枝正在盛开的桃花。这里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

而“蝶也相随”则生动地描绘出了蝴蝶跟随着散发香气的小桃枝,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舞蹈。蝴蝶和花朵之间的情感联系,使诗中的画面更加生动。

接下来的“晚妆不合整蛾眉”则转向了人事,描绘了一位女主人公对自己化妆的不满意,可能是因为心情不好或是思念之情。这里的“晚妆”暗示着日暮时分,而“蛾眉”则是古代女子常有的装饰。

最后,“蓦忽思量张敞画,又被愁知”,诗人在赏析一幅张敞的画作时,不自觉地陷入了沉思之中。这里“蓦忽”表达了一种突然而生的情绪,而“又被愁知”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仍旧是忧伤和不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快乐与哀愁交织的心境。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令.余画墨水仙并题其上

回首欲婆娑。淡扫修蛾。盈盈不语奈情何。

应恨梅兄矾弟远,云隔山阿。弱水夜寒多。

带月曾过。羽衣飞过染馀波。

白鹤难招归未得,天阔星河。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题陈汝朝百鹭画卷

玉立水云乡。尔我相忘。披离寒羽庇风霜。

不趁白鸥游海上,静看鱼忙。应笑我凄凉。

客路何长。犹将孤影侣斜阳。

花底鹓行无认处,却对秋塘。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秋江

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

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

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

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烛影摇红

舟舣鸥波,访邻寻里愁都散。

老来犹似柳风流,先露看花眼。闲把花枝试拣。

笑盈盈,和香待剪。也应回首,紫曲门荒,当年游惯。

箫鼓黄昏,动人心处情无限。

锦街不甚月明多,早已骄尘满。才过风柔夜暖。

渐迤逦、芳程递趱。向西湖去,那里人家,依然莺燕。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