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印月

光怪灵潭气欲吞,波平浪静一轮存。

镜连五色龙成彩,珠映千鳞月印痕。

高下空明同白昼,天渊清做烛黄昏。

始蛛不遣云帘护,恐动池中鼓浪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龙潭印月》描绘了龙潭中月影倒映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面上的平静与深邃,以及月光与水中生物相互映照的奇妙画面。

首句“光怪灵潭气欲吞”,开篇即以“光怪”二字渲染出龙潭的神秘与奇异,仿佛潭水中的灵气即将吞噬四周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既神秘又震撼的氛围。接着,“波平浪静一轮存”则描绘了水面的宁静,一轮明月倒映其中,如同镶嵌在水面上的明珠,静谧而美丽。

“镜连五色龙成彩,珠映千鳞月印痕”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将月光与水中生物的互动描绘得生动有趣。月光如镜,不仅映照出五彩斑斓的龙身,还映射在千鳞之上,形成月印的痕迹,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高下空明同白昼,天渊清做烛黄昏”则从视觉角度进一步强化了月夜的明亮与清澈,即便是在夜晚,潭水也如同白昼般明亮,仿佛是自然界的灯火,照亮了昏暗的黄昏。这种对比手法,突出了月光的神奇力量。

最后,“始蛛不遣云帘护,恐动池中鼓浪喷”两句通过想象,表达了对月光之美的敬畏之情。诗人设想,如果月光被云层遮挡,那潭中可能会激起波浪,破坏这份宁静与和谐。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着对和谐与稳定的向往。

整体而言,《龙潭印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月夜下龙潭的独特魅力,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情感上的共鸣,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意境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3)

黄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鸡山寺(其一)

洞壑迷青霭,松杉隐白毫。

客来秋已尽,坐久月初高。

天外群峰小,云端板屋牢。

明朝临绝顶,筋力未辞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宿鸡山寺(其二)

茸岭何年辟,鸡巢此地传。

松声长似雨,峦气自成烟。

梦散疏钟外,心清古佛前。

欲从仙吏隐,结宇共栖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宿鸡山寺(其三)

看山心倍勇,闻磐夜何清。

虎傍禅林穴,人从木抄行。

振衣沾石色,高枕纳泉声。

羡尔仇池长,频来屐齿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游贵清山

一径入松林,禅房万壑深。

看峰残积雪,啸谷应清音。

鸟下僧厨食,云归香树阴。

偶随方外喜,已觉净吾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