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郢端公

军门半掩槐花宅,每过犹闻哭临声。

北固暴亡兼在路,东都权葬未归茔。

渐穷老仆慵看马,著惨佳人暗理筝。

诗侣酒徒消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军营的大门半掩着,槐花飘落在宅院,每次经过都能听到悲伤的哭声。
北固(即镇江)突然遭遇战乱,人们流离失所,东都(洛阳)的权宜之葬还未将遗体送回故乡。
老仆渐渐年迈无力照料马匹,美丽的女子黯然地弹奏筝琴。
昔日的诗友酒伴都已四散离去,一切都像春梦般消逝在越王城中。

注释

军门:指军事机关或军队驻扎的地方。
槐花宅:以槐花飘落的景象象征秋天,也暗示衰败景象。
哭临:指哀悼、吊唁。
北固:指镇江,因其位于京口山(北固山)而得名。
暴亡:突然死亡或灭亡。
在路:流离失所,漂泊在外。
东都:指洛阳,唐朝时的东都。
权葬:暂时安葬,未能正式入葬。
未归茔:未能回到故乡安葬。
老仆:年老的仆人。
慵看:懒于观看,无心打理。
佳人:美丽的女子。
暗理筝:默默地弹奏筝琴,表达内心的悲痛。
诗侣:诗友,一起作诗的朋友。
酒徒:常在一起饮酒的人。
消散尽:全部离散,消失无踪。
春梦:比喻美好的事物如梦般短暂。
越王城:这里代指古代吴越之地,也可能是越国的都城,象征过去的繁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伤与怀念的情感氛围,通过对故人住宅、墓地的描述,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亡友的深切思念。

"军门半掩槐花宅,每过犹闻哭临声。" 这两句描绘了一处被槐花环绕的住宅,其门半掩,给人一种寂寞与凄凉之感。每当诗人经过这里时,仍能听到似有若无的哭泣声,这是对逝者哀伤情怀的一种象征。

"北固暴亡兼在路,东都权葬未归茔。" 这两句则写到了对故人墓地的思念。“北固”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墓园,而“东都”则可能是另一处。这两处地点都有诗人的朋友长眠,但他们的亡魂尚未得到安息。

"渐穷老仆慵看马,著惨佳人暗理筝。" 这里写的是一位年迈的仆从懒散地打理着马匹,而那位佳人(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故人)在暗中整理着筝子。这两种场景都透露出一种萧索与孤寂的情绪。

"诗侣酒徒消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奈和失落。诗人和他的朋友们曾经一同徜徉于诗词与酒的世界,但如今这一切都已不再,犹如一场春日的梦境,在王城之中渐行渐远。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物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20)

卢延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九o二年前后在世]字子善。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天复中前后在世。天才卓绝,为诗师薛能,词意入僻,不尚织巧,多壮健语,为人所嗤

  • 籍贯:范阳

相关古诗词

逢友人赴阙

正当天下待雍熙,丹诏徵来早为迟。

倚马才高犹爱艺,问牛心在肯容私。

吏开黄阁排班处,民拥青门看入时。

却笑郡人留不得,感恩唯拟立生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瑞雪落纷华,随风一向斜。

地平铺作月,天迥撒成花。

客满烧烟舍,牛牵卖炭车。

吾皇忧挟纩,犹自问君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赠僧

浮世浮华一断空,偶抛烦恼到莲宫。

高僧解语牙无水,老鹤能飞骨有风。

野色吟馀生竹外,山阴坐久入池中。

禅师莫问求名苦,滋味过于食蓼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谢杨尚书惠樱桃

满合虚红怕动摇,尚书知重赐樱桃。

揉蓝尚带新鲜叶,泼血犹残旧折条。

万颗真珠轻触破,一团甘露软含消。

春来老病尤珍荷,并食中肠似火烧。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