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正当天下待雍熙,丹诏徵来早为迟。
倚马才高犹爱艺,问牛心在肯容私。
吏开黄阁排班处,民拥青门看入时。
却笑郡人留不得,感恩唯拟立生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盛世中受命召见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艺术的热爱,以及民众对他的敬仰之情。
“正当天下待雍熙,丹诏徵来早为迟。”这两句表明这是一个太平盛世,国家需要文人雅士,而朝廷的诏书召唤诗人赴阙,但诗人似乎还有些犹豫。
“倚马才高犹爱艺,问牛心在肯容私。”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文学造诣极高,即使是倚马思索时也充满对艺术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谦逊与自省。
“吏开黄阁排班处,民拥青门看入时。”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官吏在宫廷中安排席位,百姓则聚集在城门外,期待着一睹诗人的风采。这不仅展示了朝廷对诗人的礼遇,也反映出民众对于诗人尊崇的程度。
“却笑郡人留不得,感恩唯拟立生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久留在故乡、不能回报家乡人民的期待感到遗憾,但同时也表明了他对朝廷恩泽的感激,将会以此来纪念这份恩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受召赴阙的情景,展现了个人才华与国家荣誉之间微妙的情感纠葛,同时也反映出盛世文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力。
不详
[约公元九o二年前后在世]字子善。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天复中前后在世。天才卓绝,为诗师薛能,词意入僻,不尚织巧,多壮健语,为人所嗤
瑞雪落纷华,随风一向斜。
地平铺作月,天迥撒成花。
客满烧烟舍,牛牵卖炭车。
吾皇忧挟纩,犹自问君家。
浮世浮华一断空,偶抛烦恼到莲宫。
高僧解语牙无水,老鹤能飞骨有风。
野色吟馀生竹外,山阴坐久入池中。
禅师莫问求名苦,滋味过于食蓼虫。
满合虚红怕动摇,尚书知重赐樱桃。
揉蓝尚带新鲜叶,泼血犹残旧折条。
万颗真珠轻触破,一团甘露软含消。
春来老病尤珍荷,并食中肠似火烧。
只讹些子缘,应耗没多光。
臂鹰健卒悬毡帽,骑马佳人卷画衫。
每过私第邀看鹤,长著公裳送上驴。
名纸毛生五门下,家僮骨立六街中。
云间闹铎骡驼至,雪里残骸虎拽来。
树上咨诹批颊鸟,窗间壁駮叩头虫。
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餤来。
渡水蹇驴双耳直,避风羸仆一肩高。
凉雨打低残菡萏,急风吹散小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