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武林一再寻游处,独有西园见写真。
地与古人争世远,乱经重葺视今频。
流风尚接同光后,雅集应惟海岳伦。
讵让斜川述先德,长公遗爱在湖滨。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题为《潘安素乞题其先德峄琴学士西园涉趣图》。诗中表达了对潘安素先人的敬仰以及对西园景致的喜爱。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武林多次寻找游览之地,唯有西园能让他见到先人画像,暗示了西园的独特和历史价值。他进一步强调西园与古人的精神相隔虽久,但经过修复,仍然保持着与古代文化的连续性。
"地与古人争世远"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西园历史积淀的感慨,认为它与古代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乱经重葺视今频"则描绘了西园的沧桑变迁,但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维护。
"流风尚接同光后,雅集应惟海岳伦",诗人赞美了西园的文化气息,认为它延续了同光时期(清朝晚期)的文人雅集传统,汇聚了如海岳般杰出的人物。
最后,诗人借用陶渊明的“斜川”典故,表示西园不仅是先德遗迹,也是承载着潘家先人美德的地方,这种遗爱一直延续到湖滨,体现了对潘家先人的深深敬仰和对西园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典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先贤风范的追慕。
不详
榆柳阴森荷芰香,暑风回暝作吹凉。
已占北候交中伏,易复先秋换一霜。
恶饮孰知吾病渴,去人时见鸟归忙。
未能静遣今宵意,隔坐闻歌兀自伤。
宣南积潦二尺强,暑雨为溽忽变凉。
须臾晴景复阴曀,梧桐翻叶鸟宿梁。
累月休假犹旁皇,南北多兵怀我乡。
一身不归又秋至,跂彼织女日七襄。
暑雨方晴潦已深,骄阳忽放世难任。
树阴当屋不齐瓦,蝉噪无风欲杀金。
秋伏人言如虎渴,井寒吾意与泥沉。
城南晚有寻幽地,只为贪凉一动心。
清初说理学,学故在遗逸。
乾嘉盛考据,词流亦辈出。
随波遂不反,道咸稍佞佛。
世风虽数变,士行未全失。
秋高木始落,水尽沙露骨。
同光迄尔来,雅道直萧瑟。
孤鸿日南还,师门廿年阔。
登高我何思,古人重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