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宣南积潦二尺强,暑雨为溽忽变凉。

须臾晴景复阴曀,梧桐翻叶鸟宿梁。

累月休假犹旁皇,南北多兵怀我乡。

一身不归又秋至,跂彼织女日七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在宣南地区积水深达两尺多,夏日的雨水闷热突然变得清凉。
瞬间晴空转为阴云密布,梧桐树的叶子翻动,鸟儿栖息在屋梁上。
连续几个月的假期仍然感到彷徨,因为南北战乱让我思念家乡。
自己一人无法回家,秋天又来临了,仰望织女星,每日升起落下七次。

注释

积潦:积水。
溽:湿热。
须臾:片刻。
晴景:晴天。
阴曀:阴云密布。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
累月:数月。
休假:假期。
旁皇:彷徨,犹豫不决。
南北:这里指代战乱地区。
兵:战争。
归:回家。
跂:踮起脚尖看。
织女:古代神话中的星名,象征思妇或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宣南地区在立秋时节的气候变化。"积潦二尺强"写出了积水深达两尺多的湿涝景象,"暑雨为溽忽变凉"则突显了骤然从闷热转为微凉的凉意。"须臾晴景复阴曀"描述了天气的瞬息万变,一会儿晴朗一会儿阴暗。"梧桐翻叶鸟宿梁"通过梧桐落叶和鸟儿栖息于屋梁,渲染出秋意渐浓的氛围。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累月休假犹旁皇"反映出尽管有休假,但因战事频繁,内心仍不得安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一身不归又秋至"表达了诗人自己滞留他乡,无法回家与亲人共度佳节的无奈。最后,"跂彼织女日七襄"引用牛郎织女的典故,寓言自己如同期盼团聚的织女,每日翘首以待,期盼归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的变化为背景,融入了诗人个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国家局势的关切,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黄节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逭热和瘿公敷庵

暑雨方晴潦已深,骄阳忽放世难任。

树阴当屋不齐瓦,蝉噪无风欲杀金。

秋伏人言如虎渴,井寒吾意与泥沉。

城南晚有寻幽地,只为贪凉一动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杂诗(其一)

清初说理学,学故在遗逸。

乾嘉盛考据,词流亦辈出。

随波遂不反,道咸稍佞佛。

世风虽数变,士行未全失。

秋高木始落,水尽沙露骨。

同光迄尔来,雅道直萧瑟。

孤鸿日南还,师门廿年阔。

登高我何思,古人重仿佛。

形式: 古风

窥开吟(其八)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初。

不堪将劝诫,止可与嗟吁。

形式: 五言绝句

触观物

万物备吾身,身贫道未贫。

观时见物理,主敬得天真。

心净星辰夜,情析草木春。

自怜斲丧者,能作太平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