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其三)

台俗敝豪奢,乱后风犹昨。

宴会中人产,衣裘贵戚愕。

农惰士弗勤,逐末趋骄恶。

嚣陵多健讼,空际见楼阁。

无贱复无贵,相将事摴博。

所当禁制严,威信同锋锷。

勿谓我言迂,中心细忖度。

为火莫为水,救时之良药。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蓝鼎元的《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其三)》描绘了台湾社会在战乱之后的风俗变迁。诗中揭示了豪门贵族的奢侈风气依旧,战后的宴会上,富人的穿戴令贫寒的贵戚感到惊讶。农民懒惰,士人也不勤奋,社会风气转向追逐权势和贪婪。人们争斗不断,诉讼嚣张,而空中的楼阁象征着权贵们的奢华生活。无论贫贱还是富贵,大家都在赌博中消磨时光。诗人呼吁严厉的禁制,强调权威的重要性,认为应以明智的措施来挽救时局,这就像治病的良药,不能拖延。

整首诗反映了当时台湾社会的道德颓废和亟待改革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对变革的期待。

收录诗词(15)

蓝鼎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其四)

闽学追鲁邹,东宁昧如障。

当为延名儒,来兹开绛帐。

俾知道在迩,尊君与亲上。

子孝及父慈,友恭更廉让。

从兹果力行,诱掖端趋向。

其次论文章,经史为酝酿。

古作秦汉前,八家当醯酱。

制义本儒先,理明气欲王。

洗伐去皮毛,大雅是宗匠。

此地文风靡,起衰亦所望。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其五)

台地一年耕,可馀七年食。

寇乱继风灾,民间更萧索。

今岁大有秋,仓储补云亟。

谷贵虑民饥,谷贱农亦恻。

厉禁久不弛,乃利于奸墨。

徒有遏籴名,其实竟何益。

估客既空归,裹足此寥寂。

何如撙节之,一艘一百石。

穷年移不尽,农商惠我德。

幸与诸当途,从长一筹画。

形式: 古风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其六)

累累何为者,西来偷渡人。

锒铛杂贯索,一队一酸辛。

嗟汝为饥驱,谓兹原隰畇。

舟子任无咎,拮据买要津。

宁知是偷渡,登岸祸及身。

可恨在舟子,殛死不足云。

汝道经鹭岛,稽察司马门。

司马有印照,一纸为良民。

汝愚乃至斯,我欲泪沾巾。

哀哉此厉禁,犯者仍频频。

奸徒畏盘诘,持照竟莫嗔。

兹法果息奸,虽冤亦宜勤。

如其或未必,宁施法外仁。

形式: 古风

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其七)

台邑最褊小,徵粮视凤诸。

土狭赋独重,民困曷以纾。

台湾田一甲,内地十亩馀。

甲租八九石,亩银一钱输。

将银来比粟,相去竟何如。

纳粟弊多端,斗斛交相瘉。

折色比时价,加倍复何居。

凤诸虽厚敛,什百台版图。

垦多或报少,以羡补不敷。

台土瘠无旷,冲压且偏枯。

安得相均匀,丈轻三邑俱。

徵收同内地,含哺乐只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