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总干嘉父以果斋求诗为赋二章(其一)

请言山下出泉蒙,蒙养从来有圣功。

三德知仁非好勇,六爻险止要时中。

申枨有欲刚安在,曾子无仁毅不洪。

以果名斋兼众德,力行方见古人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请说山下的泉水涌出,蒙养自古以来就有圣贤的功绩。
智慧、仁爱和勇敢这三种美德,我们知道并非只喜好勇武,六爻卦象告诫我们面对危险要适时谨慎。
申枨如果欲望强烈,他的刚毅又在哪里呢?曾子没有仁爱却能展现坚韧不拔的毅力。
以'果'命名的斋室寓含众多美德,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体现古人的风范。

注释

蒙:指蒙养,启蒙教育或养育。
圣功:圣贤的功绩,指高尚的行为或成就。
三德:指智慧(智)、仁爱(仁)、勇敢(勇)。
六爻:古代占卜用的六种符号,象征卦象。
时中:适中,符合时宜。
申枨:人名,此处可能代指某有欲望的人。
曾子:孔子弟子,以严谨著称。
仁毅:仁爱与毅力。
以果名斋:以'果'为斋室命名,可能寓意坚定或成果。
古人风:古人的高尚风格或传统美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题为《魏总干嘉父以果斋求诗为赋二章(其一)》。诗中,作者通过对"山下出泉蒙"的自然景象起兴,引出对道德修养的探讨。他强调了"蒙养"(启蒙教育)对于培养圣人品格的重要性,指出"三德"中的"知仁"而非"好勇",以及"六爻"象征的谨慎与适时行动。

诗人进一步通过申枨和曾子的例子,申枨虽有刚毅之志,但若欲望过盛则难以保持,而曾子的仁义并非空洞,而是与坚定的毅力相结合。"以果名斋"表达了斋戒者追求品德纯粹,具备多种美德,而这些美德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体现古人的高尚风范。

整首诗寓教于诗,借山水意象和历史人物故事,阐述了儒家伦理和修身养性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宋代理学诗人的特色。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九日遣兴

散诞平生百不忧,未应摇落学悲秋。

傥来节物知寒暖,泛应宾朋任去留。

落帽粗豪非宿好,插花姿媚怯英游。

不如只把茱萸看,免叹尊前岁月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九江郡斋分韵送魏六兄好文游鄂渚得阳字

倦客寻閒误入忙,飘然上水击浔阳。

铃斋有伴期三友,玉德何人似六郎。

千里江山时聚散,满城风月夜凄凉。

西风隐作中秋会,莫恋南楼醉武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绝句赋和靖梅(其一)

落在西湖有岁年,不因和靖独争妍。

谁知道尽香和影,万古新诗不在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三绝句赋和靖梅(其二)

人如和靖清难比,花似寒梅秀可餐。

却问荔支何所似,江瑶初雪水晶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