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郡斋分韵送魏六兄好文游鄂渚得阳字

倦客寻閒误入忙,飘然上水击浔阳。

铃斋有伴期三友,玉德何人似六郎。

千里江山时聚散,满城风月夜凄凉。

西风隐作中秋会,莫恋南楼醉武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疲倦的旅人误入了繁华之地,轻盈地乘舟直下浔阳江。
在书斋中,我期待着与三位好友相聚,但谁能像六郎那样拥有美德呢?
千里江山时而相聚时而分散,满城的风月之夜却显得格外凄凉。
秋风吹过,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中秋聚会,不要沉醉于武昌南楼的美酒之中。

注释

倦客:疲倦的旅人。
忙:繁华之地。
飘然:轻盈地。
铃斋:书斋。
伴:陪伴。
期:期待。
三友:三位好友。
玉德:美德。
六郎:具有美德的人。
千里江山:辽阔的江山。
聚散:相聚和分散。
满城风月:全城的风花雪月。
夜凄凉:夜晚凄凉。
西风:秋风。
中秋会:中秋聚会。
醉武昌:沉醉于武昌。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个倦怠的旅人无意间踏入忙碌之地,却在浔阳江边找到了片刻的闲暇。诗人寓居的郡斋中,有三位好友相伴,他们期待着与才华出众的魏六兄共度时光,这让人联想到魏六兄的好文采如同古代的六郎一般。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以及对千里江山景色变化和城市夜晚风月的感慨。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情,暗示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将带来西风的吹拂,仿佛预示着一场聚会。他劝诫魏六兄不必过于沉溺于武昌的繁华,而应把握好这次文游的机会,享受旅途中的美好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节奏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三绝句赋和靖梅(其一)

落在西湖有岁年,不因和靖独争妍。

谁知道尽香和影,万古新诗不在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三绝句赋和靖梅(其二)

人如和靖清难比,花似寒梅秀可餐。

却问荔支何所似,江瑶初雪水晶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上李郎中嘉言二首(其二)

桐川出幽谷,等彼江汉深。

修然一派横,清澈寒士心。

有时对日光,圭棱灿星金。

沙砾谩自苦,安能蔽清泠。

我行正寒风,欲涤如烦襟。

念彼濯缨人,千载求知音。

形式: 古风

上李郎中嘉言二首(其一)

莽莽出北门,迢迢伍牙山。

伍牙何崔嵬,群岑间孤峦。

望之蔚然秀,岂无草与菅。

中有百尺松,可憩不可攀。

六月久不雨,祝融奋其官。

行人渴欲死,班荆此盘旋。

往来得所托,感慨为长叹。

况尔山上苗,久荫无弃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