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句赋和靖梅(其二)

人如和靖清难比,花似寒梅秀可餐。

却问荔支何所似,江瑶初雪水晶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人的品格像林和靖那样清高无人能及
花儿如同寒冬中的梅花般秀美,令人想品尝

注释

人:指代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和靖:林和靖,北宋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清难比:清高得难以相比。
花似寒梅:比喻花的品质像寒梅一样坚韧、纯洁。
秀可餐:形容花的美丽如同佳肴,令人赏心悦目。
荔支:荔枝,一种热带水果,以其甜美闻名。
何所似:像什么。
江瑶:江中的美玉,这里比喻荔枝的晶莹剔透。
初雪:形容荔枝皮薄如雪。
水晶盘:比喻荔枝洁白如水晶的盘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对中国古代文人林和靖的梅花形象进行赞美的一首绝句。首句“人如和靖清难比”,将林和靖的高洁品行与清雅人格比作难以企及的高峰,暗示他的清廉和淡泊名利如同梅的孤傲清冷。次句“花似寒梅秀可餐”,进一步描绘梅花的美丽,将其比喻为寒冬中的秀美之花,不仅视觉上赏心悦目,更让人觉得其清雅之气可以滋养心灵。

最后一句“却问荔支何所似,江瑶初雪水晶盘”,诗人以荔枝作比,想象荔枝的鲜美犹如江中的瑶草(一种水草)在初雪覆盖下晶莹剔透,如同盛在水晶盘中的景象。这句诗不仅赞美了荔枝的美味,也借以烘托梅花的纯洁和高贵,使之仿佛超越了世俗的奢华,如同寒梅一般,清雅脱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既赞扬了林和靖的人格魅力,又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上李郎中嘉言二首(其二)

桐川出幽谷,等彼江汉深。

修然一派横,清澈寒士心。

有时对日光,圭棱灿星金。

沙砾谩自苦,安能蔽清泠。

我行正寒风,欲涤如烦襟。

念彼濯缨人,千载求知音。

形式: 古风

上李郎中嘉言二首(其一)

莽莽出北门,迢迢伍牙山。

伍牙何崔嵬,群岑间孤峦。

望之蔚然秀,岂无草与菅。

中有百尺松,可憩不可攀。

六月久不雨,祝融奋其官。

行人渴欲死,班荆此盘旋。

往来得所托,感慨为长叹。

况尔山上苗,久荫无弃捐。

形式: 古风

上周益公

荒村建午月,斯螽动股鸣。

借问暑方炽,何意作秋声。

自言本寒族,四海无令名。

振羽每自叹,在野神屡惊。

常恐向寒时,风霜莽飘零。

忆昨寒谷中,春风全我生。

赠我百草芳,遄我趯趯征。

是时木未茁,及此堇向荣。

感彼蟋蟀歌,日月遒以倾。

促织未成章,凄切难为听。

愿言日载阳,有鸣随仓庚。

形式: 古风

上湖广总领赵郎中(其二)

春风湓浦驻行轩,独许愚儒夜叩关。

六路方迎新遣使,五年犹念旧登门。

薄缘未许南楼分,归梦唯惊丙夜魂。

幸自秋江好天色,一帆风月际真源。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