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三)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江南盛产红润的橘子,历经寒冬依然翠绿满林。
难道只是因为当地气候温暖?实则源于它坚韧耐寒的本性。
如此佳果理应进献给尊贵的宾客,无奈路途险阻重重难以送达。
命运只能顺其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无法追寻。
人们只顾栽种桃李,却忽视了这橘树同样能遮蔽出一片阴凉之地。

注释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
丹橘:色泽红润的橘子。
经冬:经历整个冬季。
犹:仍然。
绿林:翠绿的树林。
岂伊:难道仅仅。
地气暖:气候温暖。
自有:拥有。
岁寒:每年的严寒季节。
心:此处指橘树耐寒的特性或坚贞不屈的精神。
可以:可以用来。
荐:进献。
嘉客:尊贵的宾客。
奈何:无奈。
阻重深:道路艰险,障碍重重。
运命:命运。
唯所遇:只能随遇而安,听凭际遇安排。
循环:周而复始的运行。
不可寻:无法探究其规律。
徒言:只说,只顾。
树桃李:栽种桃树和李树。
此木:这橘树。
岂无阴:难道没有(提供阴凉的)作用吗。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冬日景色的诗,通过丹橘经冬犹绿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坚守本心和追求高洁品格的赞美。诗中“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越环境影响、始终保持清冷独立精神的理念。而“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则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以及面对现实中隔阂和障碍时的无奈。最后,“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表达了一种对于名利诱惑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自守与向往,以及面对困境时的超然物外之情怀。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

宅生惟海县,素业守郊园。

中览霸王说,上徼明主恩。

一行罢兰径,数载历金门。

既负潘生拙,俄从周任言。

逶迤恋轩陛,萧散反丘樊。

旧径稀人迹,前池耗水痕。

并看芳树老,唯觉敝庐存。

自我栖幽谷,逢君翳覆盆。

孟轲应有命,贾谊得无冤。

江上行伤远,林间偶避喧。

地偏人事绝,时霁鸟声繁。

独善心俱闭,穷居道共尊。

乐因南涧藻,忧岂北堂萱。

幽意加投漆,新诗重赠轩。

平生徇知己,穷达与君论。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酬宋使君见诒

陟邻初禀训,献策幸逢时。

朝列且云忝,君恩复若兹。

庭闱际海曲,轺传荷天慈。

顾己欢乌鸟,闻君泣素丝。

才明应主召,福善岂神欺。

但愿白心在,终然涅不淄。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酬宋使君见赠之作

时来不自意,宿昔谬枢衡。

翊圣负明主,妨贤愧友生。

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

政有留棠旧,风因继组成。

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

衰废时所薄,秪言僚故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

石室先鸣者,金门待制同。

操刀尝愿割,持斧竟称雄。

应敌兵初起,缘边虏欲空。

使车经陇月,征旆绕河风。

忽枉兼金讯,非徒秣马功。

气清蒲海曲,声满柏台中。

顾己尘华省,欣君震远戎。

明时独匪报,尝欲退微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