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

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

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

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

却忆清溪谢太傅,当时未解惜蓑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秋天水面留下蟹壳的痕迹,螃蟹肥美,我悠闲地走过黄公的酒馆回家。
鱼儿察觉到船只行进,沉入岸边的草丛,狗听到人的说话声,从柴门中探出头来。
青色的山峦上笼罩着厚重的寒云,红叶稀疏地映照着微弱的夕阳。
回想起清澈溪流边的谢太傅,那时他还未能理解珍惜渔夫的蓑衣的心情。

注释

水痕:水面留下的痕迹。
秋落:秋天落下。
蟹螯:蟹的大钳子。
肥:肥美。
闲过:悠闲经过。
黄公:指黄公酒舍的主人。
酒舍:酒馆。
归:回家。
鱼觉:鱼儿察觉。
船行:船的行驶。
沉草岸:沉入草丛。
犬闻:狗听到。
人语:人的说话声。
柴扉:柴门。
苍山:青山。
半带:一半覆盖。
寒云:寒冷的云层。
重:厚重。
丹叶:红叶。
疏分:稀疏分布。
夕照:夕阳。
却忆:回忆起。
清溪:清澈的小溪。
谢太傅:指谢安,东晋名士。
惜:珍惜。
蓑衣:渔夫穿的蓑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湖边傍晚归航的情景。首句“水痕秋落蟹螯肥”写出了秋季湖水泛起的涟漪,暗示着丰收的季节和蟹肉的鲜美。诗人乘船而归,心境悠闲,经过黄公酒舍,仿佛融入了宁静的乡村生活。

“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鱼儿感知到船只的动静,悄悄沉入岸边草丛,以及犬只听到人的声音,从柴门后探出头来的情景,展现出湖西村野的和谐与生机。

“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描绘了远处山峦被淡淡的寒云笼罩,而红叶在夕阳余晖下显得稀疏而美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美的秋日景色。

最后,“却忆清溪谢太傅,当时未解惜蓑衣”以谢安(谢太傅)的典故收尾,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未曾懂得珍惜渔夫生活的简朴,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朴素生活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湖西的自然风光和归家途中的心境,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送牛秀才之山阳省兄

之子咏陟冈,别我岁时晏。

后夜失群鹤,高天著行雁。

楚山远近出,江树青红间。

尊酒无足辞,离愁满行盼。

形式: 古风 押[谏]韵

送史殿丞之任封州

炎方将命选朝伦,治行何尝下古人。

拥旆肯辞临远郡,登舻还喜奉慈亲。

水连芳草江南地,烟隔寒梅岭上春。

若过中途值归雁,慰怀能与致音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谢尉

试吏才未申,食贫同古人。

何以赠行色,一酌湖上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送僧之京师

皇城十二衢,埃尘满香裓。

何以待归期,山中桂花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