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行自采枸杞子

野岸竟多杞,小实霜且丹。

系舟聊以掇,粲粲忽盈盘。

助吾苦羸苶,岂必采琅玕。

自异骄华人,百金求秘丸。

昔闻王子乔,上帝降玉棺。

此焉即不免,但愿在世安。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野外岸边竟然长满了枸杞,小小的果实经霜后变得红艳。
我系船停靠,随意摘取,满盘的枸杞光彩夺目。
这些枸杞帮助我缓解疲劳,不必非得寻找珍贵的琅玕(传说中的仙药)。
我自知不同于骄傲的世人,宁愿用千金寻求秘制的长生不老药。
从前听说王子乔乘仙鹤升天,得到上帝赐予的玉棺。
即使不能像王子乔那样羽化成仙,只愿在这世上平安度日。

注释

杞:枸杞。
霜且丹:经霜后变红。
掇:采摘。
粲粲:形容果实鲜明。
琅玕:传说中的仙药。
骄华人:骄傲的世人。
秘丸:秘制的长生不老药。
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玉棺:象征长生的仙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舟中行自采枸杞子》,描绘了诗人舟行时意外发现岸边野生枸杞子的情景。诗人欣喜地采摘这些果实,认为它们虽不如珍贵的琅玕,却能提振自己的精神,与昂贵的珍品相比,更显得质朴自然。他借此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和对富贵虚华的淡然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仙人王子乔传说的联想,暗示自己追求的是平凡的安宁,而非世俗的荣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流露出诗人超脱的心境。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舟中夜与家人饮

月出断岸口,影照别舸背。

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月渐上我席,暝色亦稍退。

岂必在秉烛,此景已可爱。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舟中夜听汴河水声

夏雨涨黄流,夜鸣邻船柁。

乘危冒险人,不识西山饿。

形式: 五言绝句

舟中闻蛩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

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

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

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

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

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舟次山阳呈王宗说寺丞

远客虽有乐,莫如逢故人。

夜怀夷门时,月照楚水滨。

自居扁舟上,随处与船邻。

宜将到此日,因使报朋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