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里孔子庙诗

圣人之生,天岂偶然。命之大君,俾赞化权。

二帝三王,君焉克圣。继天立极,道形于政。

大化是洽,至治斯成。巍巍荡荡,浑乎难名。

周政不纲,道随时坠。孔子圣人,而不得位。

乃稽群圣,乃定六经。万邦之师,于焉足徵。

自汉而下,数千馀岁。褒典代加,有隆无替。

于皇吾祖,居正体元。六经是师,卓尔化原。

列圣相承,先后一揆。逮及朕躬,思弘前轨。

庙貌载崇,祀事孔禋。经言典训,弥谨弥敦。

俗化治成,日升川至。斯道之光,允垂万世。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此诗颂扬了孔子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开篇即以“圣人之生,天岂偶然”点出孔子非凡的诞生背景,接着阐述了圣人的使命与责任,强调了他们对社会与自然法则的顺应与贡献。二帝三王至“周政不纲”部分,通过历史的变迁,展现了圣人角色的更迭与社会治理的演变,突出了孔子在乱世中坚守正道的不易。

“孔子圣人,而不得位”一句,表达了孔子虽为圣人却未能在位上施展其治国理念的遗憾。随后,“乃稽群圣,乃定六经”则揭示了孔子整理和编纂儒家经典,奠定了后世儒家思想的基础。这一举动被视为对圣人智慧的传承与弘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万邦之师,于焉足徵”强调了孔子作为道德与知识的导师,对全世界的影响与贡献。从汉代到明朝,孔子的尊崇与祭祀活动不断,体现了其思想的持久生命力与普遍认同。

最后,“庙貌载崇,祀事孔禋”描绘了孔子庙宇的庄严与祭祀仪式的虔诚,象征着对孔子精神的敬仰与传承。“经言典训,弥谨弥敦”表达了对孔子言论与教诲的严谨遵循与深切敬重。全诗以“俗化治成,日升川至。斯道之光,允垂万世”收尾,寓意孔子之道将永远照亮人类文明之路,其影响力跨越时空,永续不衰。

收录诗词(1)

朱佑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御经筵讲大学衍义有感赋此

帝王所图治,务学当为先。

下作民之主,上乃承之天。

致治贵有本,本端化自平。

人君所学者,其序有后前。

正心诚其意,志定必不迁。

吾志既能定,理道岂复颠。

身修本心正,家国治同然。

国治乃昭明,万邦斯协焉。

于变帝尧典,思齐文王篇。

万国修身始,朕念方拳拳。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赐贾咏诗

卿本中州俊,简在登台衡。

君臣际良难,所贵德业并。

朕固亮卿志,夙夜怀忠贞。

卷阿有遗响,终听凤皇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画眉山龙王庙碑诗

于赫龙王,不显其光。上下帝旁,嘘翕无方。

为雷为霆,为云为雨。有开必先,靡求不与。

我求伊何,黍稷稻梁。尔与伊何,千仓万箱。

眉山之下,龙王之宇。迄用康年,谷我士女。

形式: 四言诗

漷县景命殿诗

翼翼京邑,漷水潆之。璇原远浚,载奠坤维。

尊灵长乐,欢洽重闱。绵绵景命,百禄咸宜。

眷兹汤沐,启瑞集禧。周原膴膴,宝殿攸基。

重门邃阁,崇敞逶迤。仁祠左拱,灵宇右丽。

甍连栋接,鸟革翚飞。虹祥式阐,慈念载怡。

爰及薄海,耀景咸熙。圣母之德,绥此蒸黎。

百千万祀,永永无隳。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