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十首(其三)

平王渐昏惑,无极转承恩。

子建犹相贰,伍奢安得存。

生居宫雉閟,死葬寝园尊。

岂料奔吴士,鞭尸郢市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周平王逐渐昏庸疑惑多,无极转而受到君主宠幸多。
曹植这样优秀的儿子尚且遭到猜忌,伍奢这样的忠臣怎能保全。
活着时被深锁在宫墙之内,死后却葬在皇家园陵显尊荣。
谁能料到逃亡到吴国的伍子胥,会鞭打楚平王的尸体在郢都市场中。

注释

平王:指周平王,东周初期的君主,这里比喻昏庸的君王。
无极:可能指代受到无尽恩宠的人,具体历史人物不详,此处泛指得宠者。
子建:曹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操之子,以才情著称,但受兄长曹丕猜忌。
伍奢: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因受费无极谗言被杀,此处代表忠而见疑的臣子。
宫雉:宫墙,指皇宫的高墙,象征深宫内院,隔离与限制。
寝园:帝王陵墓区域,此指死后享受尊贵待遇。
奔吴士:指伍子胥,他逃离楚国投奔吴国。
鞭尸:伍子胥为报父仇,攻破郢都后将已死的楚平王掘墓鞭尸。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的诗,语言典雅,情感深沉。其中“平王渐昏惑,无极转承恩”表达了对古代君主失去理智、迷失方向以及皇家的恩泽无边的感慨。“子建犹相贰,伍奢安得存”则是说一些人(如子建、伍奢)能够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保持自己的立场而得到保存。"生居宫雉閟,死葬寝园尊"描绘了贵族或官员生前享受豪华宫殿生活,死后安葬于尊贵之地的情景。

然而,“岂料奔吴士,鞭尸郢市门”一句却带出了对历史的无奈和悲凉。这里的“岂料”表达了意外与不预期,而“奔吴士”可能指的是战乱中的人们逃离战火,而“鞭尸郢市门”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惨状,尸体遍布市场门前,被人践踏如同被马车轮子碾过。

整首诗通过对比生与死、尊贵与悲惨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历史无常和个人命运不可预知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楚歌十首(其四)

惧盈因邓曼,罢猎为樊姬。

盛德留金石,清风鉴薄帷。

襄王忽妖梦,宋玉复淫辞。

万事捐宫馆,空山云雨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楚歌十首(其五)

宜僚南市住,未省食人恩。

临难忽相感,解纷宁用言。

何如晋夷甫,坐占紫微垣。

看著五胡乱,清谈空自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楚歌十首(其六)

谁恃王深宠,谁为楚上卿。

包胥心独许,连夜哭秦兵。

千乘徒虚尔,一夫安可轻。

殷勤聘名士,莫但倚方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楚歌十首(其七)

梁业雄图尽,遗孙世运消。

宣明徒有号,江汉不相朝。

碑碣高临路,松枝半作樵。

唯馀开圣寺,犹学武皇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