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和尚赞

眼似鼓椎,头如木杓。欲识赵州,八十行脚。

形式: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对中国禅宗大师赵州和尚的简短描绘。"眼似鼓椎"形象地刻画了赵州和尚眼神犀利,犹如敲击鼓槌般深邃有力;"头如木杓"则暗示他或许外表质朴,脑袋像舀水的木勺,寓意其朴实无华的智慧。"欲识赵州,八十行脚"暗指赵州和尚常年修行,走遍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禅修功底。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赵州和尚独特人格和禅修成就的敬仰。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圆相赞

黑月则隐,白月则现。狐魅众生,乞无再面。

形式: 四言诗 押[霰]韵

偈颂二十五首(其二十二)

说如建瓴,坐如山岳。就下平高,咬牙爆爆。

形式: 偈颂 押[觉]韵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九)

春风如刀,春雨如膏。衲僧门下,何用忉忉。

形式: 偈颂 押[豪]韵

偈颂十三首(其二)

居必择邻,鉴非止水。明暗相凌,言犹在耳。

形式: 偈颂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