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一日作(其一)

已催新绿过清明,作兴东风蓦地生。

早落杏花成几树,不消鶗鴂再三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已经催促新春绿意度过清明节,突然间刮起了东风。
早春的杏花已经零落成几树,不必再听杜鹃鸟反复鸣叫。

注释

催:促使,催促。
新绿:新生的绿色,指春天的嫩叶。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4月5日前后,有扫墓祭祖的习俗。
作兴:兴起,突然产生。
东风:春风。
蓦地:忽然,猛然。
早落:早早凋落。
杏花:春季开放的白色或粉色花朵。
几树:几株,形容数量不多。
不消:不必,不需要。
鶗鴂:杜鹃鸟,因其叫声凄切,常被用来象征悲伤或春天的结束。
再三:多次,反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后不久,春天的气息浓厚,新绿已经悄然降临,仿佛被东风突然唤醒。诗人观察到杏花早早凋落,虽然不多,却足以点缀几树春色。他借此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不必再听杜鹃(鶗鴂)那凄切的鸣叫,似乎在提醒人们春光短暂,应当珍惜。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春日美好的留恋。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后一日作(其二)

榆柳楂梨桃李梅,紫丁红药大櫰槐。

群莺落得争枝乱,国事如今尽可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酬周印昆见赠之作兼慰其悼亡

不知老将至,遭乱始言诗。

春歇荼蘼后,花飞萍藻迟。

兵尘嗟散絮,风隙当哀辞。

莫为增悲慨,将民诉子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五月二日雨中感怀(其一)

竹裹红丝角黍香,旧风闾里说端阳。

北来十载萧条过,岂意今年更乱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五月二日雨中感怀(其二)

不持国纪日相残,坐视民饥自爱官。

一月旱云三夜雨,等闲摧尽数花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