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满径芙蓉、桂花与菊花交相辉映的绚丽画面。诗人通过听觉的细节——幽砌上的蟋蟀鸣叫和稀疏树林中的蝉声,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思绪的秋日情境之中。
“每叹流光容易尽”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接着,“记七夕、鹊桥渡稳”,借七夕节的故事,暗示了爱情的美好与短暂,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早过了中秋,疏风斜雨,又是重阳近。”这一段描绘了从中秋到重阳的过渡时期,通过“疏风斜雨”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寥,同时也预示着又一个节日的临近,引发人们对时间流转的深思。
整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季节变换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陆凤池在清末民初时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