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隐括渊明停云诗

停云霭霭,八表同昏,尽日时雨濛濛。

搔首良朋,门前平陆成江。

春醪湛湛独抚,限弥襟、闲饮东窗。

空延伫,恨舟车南北,欲往何从。

叹息东园佳树,列初荣枝叶,再竞春风。

日月于征,安得促席从容。

翩翩何处飞鸟,息庭树、好语和同。

当年事,问几人、亲友似翁。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乌云密布,天色昏暗,整天都是细雨蒙蒙。
我抓头苦思好友,门前原本平坦的土地已成江河。
独自品尝春酒,望着窗外,闲适地饮酒消愁。
徒然等待,遗憾的是朋友远在他乡,不知如何相聚。
感叹东园的树木,新芽初绽,再次竞相争春。
时光匆匆,何时能共聚一堂,悠闲交谈。
轻盈的鸟儿飞过庭院,栖息在树上,鸣叫和谐。
那些往事,又有多少亲朋像我一样老去。

注释

停云:乌云。
霭霭:形容云层浓厚。
八表:八方,指各地。
时雨:连续不断的雨。
湛湛:形容酒清亮。
限弥襟:衣襟湿透。
延伫:长久站立等待。
促席:促膝长谈。
翩翩:形容鸟儿轻盈飞翔。
当年事:过去的岁月。

鉴赏

这首《声声慢·隐括渊明停云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他以陶渊明的《停云》为灵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亲友离散的感慨。词的开篇描绘了一幅阴沉的景象,"停云霭霭,八表同昏",暗喻了词人心中的愁绪弥漫天地。接着,"尽日时雨濛濛",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

词人独自在室内,面对春酒,却感到孤独和无奈,"春醪湛湛独抚","限弥襟、闲饮东窗",透露出他的寂寥与怀旧。他对远方的朋友和亲人充满思念,"恨舟车南北,欲往何从",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和现实阻隔的无奈。

随后,词人转向自然,借"叹息东园佳树",感叹岁月匆匆,"列初荣枝叶,再竞春风",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他希望能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翩翩何处飞鸟,息庭树、好语和同",但现实中却只能独自承受岁月的流转。

最后,词人以"当年事,问几人、亲友似翁"收尾,表达了对过去时光和亲友情谊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如今知己稀少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旅次登楼作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押[尤]韵

声声慢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

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

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

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澹,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

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娇红。

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

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杏花天

牡丹昨夜方开遍。毕竟是、今年春晚。

荼付与薰风管。燕子忙时莺懒。多病起、日长人倦。

不待得、酒阑歌散。副能得见茶瓯面。

却早安排肠断。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嘲牡丹

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

渔阳鼙鼓边风急。人在沈香亭北。

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金抛掷。

若教解语倾人国。一个西施也得。

形式: 词牌: 杏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