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神童

圣朝殊汉令,才子少登科。

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

独居方寂寞,相对觉蹉跎。

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在圣明的朝廷中,才子们很少能科举及第。
每次看到那些早早崭露头角的人,常常惊讶后来者众多。
独自居住时倍感孤独,与人相对又觉得时光流逝太快。
如果不是亲戚旧友,我频繁地被邀请参加文学聚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为 赠赵神童 所作。

诗的开篇“圣朝殊汉令,才子少登科。”表达了诗人对现任皇帝提拔人才的赞赏,以及年轻有才华之士早早考取功名的情景。这里的“汉令”指的是朝廷颁布的法令或制度,而“才子少登科”则显示了国家选拔人才的机制运行良好,青年才俊得以展现其才能。

接着,“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诗人感叹,每次看到年轻才俊像早晨的鸡鸣声般早早崭露头角,总会对那些后来赶上的士子感到惊讶,他们的勤奋和努力令人钦佩。

第三句“独居方寂寞,相对觉蹉跎。”则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孤独感受。在寂静中,他与所赠之人的心灵相通,感觉到彼此之间的默契和理解,这种感觉使得时间流逝得缓慢而又漫长。

最后,“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表明诗人与赵神童并无旧交,但因为对方的才华和努力,诗人频繁地给予鼓励与称赞,以示对其的支持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赵神童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唐代文化教育的繁荣,也反映出诗人李端对于人才成长与社会进步的积极态度。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赠郭驸马(其一)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郭驸马(其二)

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

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

今朝都尉如相顾,愿脱长裾学少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道士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

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衡岳隐禅师

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

夜禅山雪下,朝汲竹门开。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

唯当与樵者,杖锡入天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