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郭驸马(其二)

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

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

今朝都尉如相顾,愿脱长裾学少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方塘似镜草芊芊”,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片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水塘如同明净的镜子,草地上长满了柔软细腻的新绿。“初月如钩未上弦”则描绘了夜晚初升的月亮,犹如琴弦上的弧形,还未到达高处,给人一种期待和悬念。

接着“新开金埒看调马”,诗人观察着在新的围栏里跑动的人马,展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旧赐铜山许铸钱”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的回忆,或是对未来某种期待的一种暗示。

“杨柳入楼吹玉笛”,诗中的景色转向室内,杨柳随风轻拂,似乎有着音乐的节奏,而玉笛更添了一丝高雅与清新。“芙蓉出水妒花钿”则是对美丽景物的一种描写,芙蓉从水中生长,展现了生命力和美的力量。

最后“今朝都尉如相顾,愿脱长裾学少年”,诗人表达了与友人的亲密,以及对返璞年华、重拾青春活力的渴望。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越时空、享受生活美好与珍惜人间情谊的态度。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赠道士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

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衡岳隐禅师

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

夜禅山雪下,朝汲竹门开。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

唯当与樵者,杖锡入天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下第上薛侍郎

蓬荜春风起,开帘却自悲。

如何飘梗处,又到采兰时。

明镜方重照,微城寄一辞。

家贫求禄早,身贱报恩迟。

幸得皮存矣,须劳翼长之。

铭肌非厚荅,肉骨是前期。

纵觉新人好,宁忘旧主疑。

终惭太丘道,不为小生私。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长安书事寄卢纶

弱冠家庐岳,从师岁月深。

翻同老夫见,殊寡少年心。

及此时方晏,因之名亦沈。

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

素业在山下,青泉当树阴。

交游有凋丧,离别代追寻。

向秀初闻笛,钟期久罢琴。

残愁犹满貌,馀泪可沾襟。

勿以朱颜好,而忘白发侵。

终期入灵洞,相与鍊黄金。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