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咏史(其十三)关将军庙

鼎足相吞势未分,谁能倾盖得将军。

曹吴不是中原手,天下英雄有使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比曹操、吴国与刘备之间的力量对比,巧妙地表达了对关羽的敬仰之情。诗中“鼎足相吞势未分”描绘了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势力交错的复杂局面,“谁能倾盖得将军”则赞美了关羽在乱世中的独特地位和非凡才能。“曹吴不是中原手,天下英雄有使君”则进一步强调了刘备作为英雄人物的地位,同时也暗含了对关羽忠诚与勇武的肯定。整首诗借古喻今,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对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襄阳咏史(其十四)鹿门山

百年巢穴子孙安,十日长闻九日闲。

说破姓名人不识,鹿门山是德公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襄阳咏史(其十五)庞士元宅

鹰自养来饥肯去,龙从卧后顾须频。

到头骥足非难展,祇在当时驾驭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襄阳咏史(其十六)徐庶宅

谁知方寸去留初,尽把功名付葛庐。

举目檀溪人不见,空传谷隐念交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襄阳咏史(其十七)刘表祠

天运端能卧可收,江山形势数荆州。

当时若听韩嵩策,那得曹瞒享士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