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苍溪馆

孤馆门开对碧岑,竹窗灯下听猿吟。

巴山夜雨别离梦,秦塞旧山迢遰心。

满地莓苔生近水,几株杨柳自成阴。

空思知己隔云岭,乡路独归春草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我独自居住在旅馆,开门就能看到青翠的山峰,坐在竹窗下,灯下聆听猿猴的哀鸣。
在巴山的夜晚,雨水如梦,让我想起与你分别的日子,秦地的故乡山峦遥远,触动我的心弦。
水面附近生长着厚厚的苔藓,几株杨柳自在地形成一片阴凉。
我空想着能与知己相逢,但隔着重重云岭,只能独自走在春天杂草丛生的乡间小路。

注释

孤馆:孤独的旅馆。
碧岑:青翠的山峰。
竹窗:竹制窗户。
猿吟:猿猴的叫声。
巴山:四川的巴山。
秦塞:秦地的边关。
迢遰:遥远。
莓苔:苔藓。
近水:靠近水面。
成阴:形成阴凉。
知己:知心朋友。
云岭:云雾缭绕的山岭。
乡路:乡村道路。
春草深:春天草木茂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夜宿山中小屋的凄清景象。"孤馆门开对碧岑",设定了一个幽深的自然环境,独自一人在荒凉的山馆中度过夜晚。"竹窗灯下听猿吟",通过听闻竹叶间猿猴啼叫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调,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郁。

"巴山夜雨别离梦,秦塞旧山迢遰心"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故土的思念之情。夜晚的细雨和隔绝的山峦,都让他的思绪更加迷茫,难以入睡,只能在梦中与之相遇。

接下来的"满地莓苔生近水,几株杨柳自成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和感以及内心世界的平静。然而,这种平静并未消减他对远方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空思知己隔云岭,乡路独归春草深"则更加强化了这种隔绝与孤独的情绪。诗人在空旷的山林中寻找知音,却只能感受到云层阻隔的无奈。而当他独自一人踏上归乡之路时,看到的是春天郁郁葱葱的草丛,这也许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回忆和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馆、夜雨、猿吟、莓苔等意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中夜宿图景,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乡愁,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102)

刘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 字:蕴灵
  •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相关古诗词

宿题天坛观

沐发清斋宿洞宫,桂花松韵满岩风。

紫霞晓色秋山霁,碧落寒光霜月空。

华表鹤声天外迥,蓬莱仙界海门通。

冥心一悟虚无理,寂寞玄珠象罔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宿题金山寺

一点青山翠色危,云岩不掩与星期。

海门烟树潮归后,江面山楼月照时。

独鹤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猿知。

萧疏水木清钟梵,颢气寒光动石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远

西园杨柳暗惊秋,宝瑟朱弦结远愁。

霜落雁声来紫塞,月明人梦在青楼。

蕙心迢遰湘云暮,兰思萦回楚水流。

锦字织成添别恨,关河万里路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晚归山居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