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青潍将谢承制

吾皇有意缚单于,槌破铜山铸虎符。

骁将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领五千都。

周王常德须攘狄,汉帝雄才亦尚儒。

君学本兼文武术,功名不必读孙、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赠青潍将谢承制》。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武将谢承制的赞赏和期许。

"吾皇有意缚单于,槌破铜山铸虎符。" 这两句表达了对君主意志的肯定,认为天子有意铸造虎符,以示军权的重要性。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中央集权和军事力量的重视。

"骁将新除三十六,精兵共领五千都。" 这里描写的是武将谢承制被授予指挥三十六营、统领五千士兵的情景,显示了他在军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影响力。

"周王常德须攘狄,汉帝雄才亦尚儒。" 这两句通过历史的例子来强调文武兼备的重要性。在古代中国,周文王、汉高祖刘邦都是以文治天下而著称的君主,同时也都有着出色的武功和军事才能。

"君学本兼文武术,功名不必读孙、吴。"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谢承制个人修养的赞赏,认为他既精通文学又擅长武艺,不需要像古代著名兵法家孙武和吴起那样专门研习军事理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引用和对当时将领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文武兼备的理想,以及对于强大中央集权和军事力量的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生眼底,逡巡旧事上眉尖。春来试问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不知为谁而作也?和一首

长垂玉箸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

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难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一)

楚乡春冷早梅天,柳色波光已斗妍。

淮上雁行皆北向,可无消息到侬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二)

中州腊尽春犹浅,只有梅花最可怜。

坐遣牡丹成俗物,丰肌弱骨不成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三)

清晓披衣寻杖藜,隔墙已见最繁枝。

老人无计酬清丽,夜就寒光读《楚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