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劭

四海同推月旦评,是非公论至今存。

老瞒敢肆奸雄志,未必不因公一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全世界都遵循公正的评价标准,对错的公论一直延续至今。
曹操这样的枭雄,即使胆敢放纵自己的野心,也可能是因为顾虑公众的一句话。

注释

月旦评:古代评论人物品德的标准,每月初一和十五进行评价。
是非公论:公正的评价标准,指公认的对错判断。
老瞒:曹操的字,这里借代曹操。
奸雄志:形容曹操的野心勃勃,心机深沉。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于石所作,名为《许劭》。诗中表现了对历史人物许劭的赞美与鉴赏。许劭以直言敢谏而著称,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评论家。

首句“四海同推月旦评”表明许劭在其著作《月旦》中所做的评价被天下人共同认可,并且对他的公正评判给予了极高的赞誉。这里的“月旦”,即是指古代官府每月初一(日)和十五(夜)进行的政事会议,许劭以其深刻的见解,对当时朝政及人物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议。

“是非公论至今存”则强调了许劭的评价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普遍认同,而且这种公正的品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成为后世品鉴人伦、政事的重要参考。这里的“是非”,指的是对是非曲直的分辨,“公论”则体现了许劭评价上的客观与中立。

接着,诗人以“老瞒敢肆奸雄志”表达了对许劭个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老瞒”,是指历史上那些不择手段、心怀鬼胎的人物,他们往往伪装自己以达到某种目的。而“敢肆奸雄志”,则是在赞扬许劭即便面对这些奸佞之人,也敢于直言其不当,表现出他不畏强权的勇气和正义感。

最后,“未必不因公一言”进一步突出了许劭评价上的分量与影响力。他的每一次发言,都可能因此而改变某些事态,或对某个人物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许劭在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认可。

综上所述,于石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己对古代直言敢谏之士的崇敬,更通过对许劭《月旦》评价传承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公正评判精神的传扬和推崇。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净居院遇雪

梦回寒月吐层崖,汤响松风听煮茶。

倚树恐惊残雪堕,起来不敢嗅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始皇

万世纲常具六经,天应未遽丧斯文。

焚书欲灭先王道,道在人心不可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孤山

老梅半树倚枯槎,路入湖心第几家。

水月荒凉谁复问,游人多只看荷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钓台

傲睨群雄百战来,独全高节老蒿莱。

三公不任云台将,物色何须及钓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