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郎/二郎神.垂虹桥上有垂虹亭,属吴江

素天际水,浪拍碎、冻云不凝。

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

又是宾鸿重来后,猛赋得、归期才定。

嗟绣鸭解言,香鲈堪钓,尚庐人境。幽兴。

争如共载,越娥妆镜。

念倦客依前,貂裘茸帽,重向淞江照影。

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

迎醉面,暮雪飞花,几点黛愁山暝。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翻译

天空清澈,水波拍打着冻结的云层,使之破碎。
记得早晨在落叶上题写霜痕,秋夜灯下听雨,那时曾在长桥边停泊小艇。
如今大雁再次归来,我突然决定回家的日子。
感叹那会说话的绣鸭,香鲈鱼可钓,但仍然怀念家乡的人和事。
哪比得上一起乘坐船只,欣赏越地女子在妆镜前的美丽。
想起疲倦的旅人依旧,穿着貂皮大衣,戴着茸毛帽子,再次面对淞江的倒影。
在苍茫的景色中洒酒,随着歌声平缓远去,亭上的玉色彩虹显得寒冷孤单。
迎接醉意的脸庞,暮雪纷飞,山色昏暗,几点黛青色的忧愁笼罩着山峦。

注释

素:清澈。
拍碎:打碎。
冻云:冻结的云。
晓叶:早晨的落叶。
绣鸭:会说话的鸭子。
香鲈:美味的鲈鱼。
越娥:越地的美女。
貂裘:貂皮大衣。
淞江:河流名。
黛愁:黛色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词作风格典雅,意境幽深。开篇"素天际水,浪拍碎、冻云不凝"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江景画卷,水与天色相接,波涛声中融入了冰冷的云气,给人以苍茫之感。紧接着"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则透露出词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那些在寒风凛冽中留下的诗句,那些在秋夜里点亮的灯火,以及那些穿越长桥的小船,都成为记忆中的片段。

词人又提到"又是宾鸿重来后,猛赋得、归期才定",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对远行者的期待与等待,宾鸿即大雁,比喻友人的信函,而"归期才定"则透露出对归期的渴望。随后的"嗟绣鸭解言,香鲈堪钓,尚庐人境"中,“绣鸭”与“香鲈”都是水乡生活中的美好景象,而“庐人境”则让人想象到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居所。

词的下片"幽兴。争如共载,越娥妆镜"中,“幽兴”可能是指一种淡雅的情感流露,而“争如共载”则是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尤其是与人共同享受那份美好的愿望。“越娥妆镜”则以古代传说中的美女比喻,那面镜子不仅映射出外在之美,更反映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念倦客依前,貂裘茸帽,重向淞江照影"中,词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那些旅途中的劳顿与孤独,以及重新面对着那片江水,寻找曾经的影子。

最后"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迎醉面,暮雪飞花,几点黛愁山暝"则是词人在描绘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那份酥醉之中带来的放纵,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融入和领悟。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

凉挂晓云轻,声度西风小。

井上梧桐应未知,一叶云鬟袅。

来雁带书迟,别燕归程早。

频探秋香开未开,恰似春来了。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三姝媚(其三)姜石帚馆水磨方氏,会饮总宜堂,即事寄毛荷塘

酣春青镜里。照晴波明眸,暮云愁髻。

半绿垂丝,正楚腰纤瘦,舞衣初试。

燕客飘零,烟树冷、青骢曾系。

画馆朱楼,还把清尊,慰春憔悴。离苑幽芳深闭。

恨浅薄东风,褪花销腻。

彩箑翻歌,最赋情、偏在笑红颦翠。

暗拍阑干,看散尽、斜阳船市。

付与金衣清晓,花深未起。

形式: 词牌: 三姝媚

三姝媚(其一)夷则商

吹笙池上道。为王孙重来,旋生芳草。

水石清寒,过半春犹自,燕沈莺悄。

稚柳阑干,晴荡漾、禁烟残照。

往事依然,争忍重听,怨红凄调。曲榭方亭初扫。

印藓迹双鸳,记穿林窈。

顿隔年华,似梦回花上,露晞平晓。

恨逐孤鸿,客又去、清明还到。

便鞚墙头归骑,青梅已老。

形式: 词牌: 三姝媚

三姝媚(其二)过都城旧居有感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形式: 词牌: 三姝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