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进士玉芝西涧小隐

小山寻杖屦,璧水叹荆榛。

结屋依泉石,弹冠谢俗尘。

伤心天宝事,散发义熙民。

芝岭甘幽旷,桃源慕隐沦。

田园谋老计,花竹结芳邻。

孔孟惟忧道,夷齐不患贫。

无官劳远梦,有地著閒身。

来往唐冠带,留题汉缙绅。

知君易尚在,吾亦守吾真。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漫步小山寻找杖和鞋,感叹清澈溪流边的荆棘丛生。
在山水间建屋,远离尘世喧嚣,弹冠以示辞官归隐。
想起天宝年间伤心事,同情义熙年间百姓的困苦。
芝岭之地我甘愿清静旷达,向往桃花源般的隐逸生活。
计划在田园终老,与花竹为伴,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效仿孔孟忧虑大道,像伯夷叔齐不畏贫贱。
无需官职劳心,有此地安放闲适之身。
来往之间皆是唐朝官员,题写诗文于汉代名士的宅邸。
我知道你依然崇尚高洁,我也坚守自我本真。

注释

杖屦:杖和鞋,指代出行工具。
璧水:形容清澈如玉的溪水。
荆榛:荆棘,比喻困难或艰难环境。
弹冠:古代官员离职时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辞职。
天宝事:指唐代天宝年间的历史事件。
散发:披散头发,表示不拘礼法或隐居。
芝岭:象征高尚或隐逸之地。
桃源:源自《桃花源记》的隐居理想之地。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的隐士。
唐冠带:唐朝官员的服饰,代指唐朝官员。
汉缙绅:汉代的士大夫,借指古代名士。
尚在:仍然存在,保持不变。
吾真:我的真实本性。

鉴赏

这首宋代连文凤的《题林进士玉芝西涧小隐》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画面。诗人以小山、荆榛、泉石和结屋为背景,展现了林进士远离尘嚣、选择隐逸的生活状态。他感叹历史的变迁,尤其是对唐朝盛世(天宝)的怀念,以及对义熙年间(东晋)朴素民风的向往。

诗人表达了对芝岭幽静旷达环境的喜爱,以及对桃源般隐逸生活的仰慕,暗示了他对儒家理想的追求,即像孔孟那样忧虑大道,像伯夷、叔齐那样不以贫富为患。他计划在此度过晚年,与花竹为伴,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虽无官职,但无需远梦,因为这里有适合安放闲适身心的土地。他期待能与林进士一样,保持真我,留下题诗,记录这份隐逸生活的美好。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理想人格的坚守。

收录诗词(170)

连文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 字:百正
  • 号:应山
  • 籍贯:福州三山

相关古诗词

己卯中秋雨

南楼一梦已凄凉,好景难逢重感伤。

天上此时如白昼,人间何处有清光。

山河旧影云俱黑,灯火新愁夜正长。

毕竟老蟾终古在,西风客鬓易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仓庚

谁将晚秋菊,染作新春衣。

立当花枝上,惊散群鸟飞。

一声复一声,声声如歔欷。

歔欷意何如,乔木空无依。

相呼入幽谷,今人交道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伍相公庙丁亥被燬

芦中人,芦中人,渔父相逢浔水津。

一言慷慨辞宝剑,江空月白波粼粼。

被发佯狂乞吴市,状貌不类流离民。

博浪铁椎袖入手,留侯切切志在秦。

踰淮涉泗扫荆阙,死龙鞭笞无完鳞。

日暮途穷快逆施,愤怒激烈忘君臣。

堂堂庙食几千祀,一夕化作风中尘。

吴山落照秋风老,草木黤惨无馀春。

天道茫茫忽今古,世事渺渺如云轮。

芦中人,芦中人,生为公相死为神。

何时拔刀斫鲙痛饮松江醇。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吠犬

爪牙淬霜戟,眼睛耀铜铃。

轻獧更健捷,群兽此最灵。

吠尧非无知,怪不类桀形。

一片爱主心,庸作警世铭。

哀哉乞怜者,摇尾偷馀龄。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