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中秋雨

南楼一梦已凄凉,好景难逢重感伤。

天上此时如白昼,人间何处有清光。

山河旧影云俱黑,灯火新愁夜正长。

毕竟老蟾终古在,西风客鬓易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南楼一梦已凄凉,美景不再令人感伤。
此刻天上的景象明亮如白昼,但人间哪里还有皎洁的月光?
山河的旧影被乌云笼罩,新添的灯火却带来无尽忧愁,夜晚漫长。
毕竟那古老的月亮永远存在,西风中游子的头发更容易变得斑白。

注释

南楼:指代南方的楼阁,可能寓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凄凉:形容心境悲凉。
好景:美好的景色或时刻。
重感伤:再次感到悲伤。
天上:指天空。
如白昼:形容明亮如同白天。
人间:指现实世界。
清光:明亮的月光。
山河:自然景观,这里可能象征国家或故乡。
云俱黑:乌云密布。
灯火:象征希望或忧虑。
夜正长:夜晚漫长。
老蟾:指月亮,古人常以‘老蟾’称月亮。
终古:永远,自古以来。
西风:秋风,也象征衰老。
客鬓:旅人的鬓发,暗示漂泊在外。
易苍苍:容易变得斑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的《己卯中秋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南楼一梦已凄凉”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面对现实的孤寂与失落,中秋佳节却无晴朗月色,显得格外凄凉。第二句“好景难逢重感伤”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难以捕捉的美好瞬间带来的深深哀伤。

“天上此时如白昼”运用比喻,形容中秋雨夜天空阴沉,仿佛白昼,与期待中的明亮月色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失望。接下来,“人间何处有清光”直接表达了对清冷月光的渴望,暗示了现实中的黑暗和迷茫。

“山河旧影云俱黑”描绘出一幅山河笼罩在乌云之下的暗淡画面,而“灯火新愁夜正长”则通过灯火的微弱和夜晚的漫长,渲染出诗人内心的愁绪。最后两句“毕竟老蟾终古在,西风客鬓易苍苍”,以“老蟾”象征岁月的无情,西风催人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奈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中秋雨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人事无常的深刻感触。

收录诗词(170)

连文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 字:百正
  • 号:应山
  • 籍贯:福州三山

相关古诗词

仓庚

谁将晚秋菊,染作新春衣。

立当花枝上,惊散群鸟飞。

一声复一声,声声如歔欷。

歔欷意何如,乔木空无依。

相呼入幽谷,今人交道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伍相公庙丁亥被燬

芦中人,芦中人,渔父相逢浔水津。

一言慷慨辞宝剑,江空月白波粼粼。

被发佯狂乞吴市,状貌不类流离民。

博浪铁椎袖入手,留侯切切志在秦。

踰淮涉泗扫荆阙,死龙鞭笞无完鳞。

日暮途穷快逆施,愤怒激烈忘君臣。

堂堂庙食几千祀,一夕化作风中尘。

吴山落照秋风老,草木黤惨无馀春。

天道茫茫忽今古,世事渺渺如云轮。

芦中人,芦中人,生为公相死为神。

何时拔刀斫鲙痛饮松江醇。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吠犬

爪牙淬霜戟,眼睛耀铜铃。

轻獧更健捷,群兽此最灵。

吠尧非无知,怪不类桀形。

一片爱主心,庸作警世铭。

哀哉乞怜者,摇尾偷馀龄。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参寥泉

习习竹风吹古井,点点苔花生断绠。

寒泉不浸诗人脾,谩乞山僧泼春茗。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