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锦堂.牡丹

丽景融晴,浮光起昼,玉妃信意寻春。

一笑酒杯翻手,满地祥云。

宝台艳蹙文绡帕,郎官娇舞郁金裙。

嫣然处,况是生香微湿,腻脸馀醺。

暖烘肌欲透,愁日炙还销,风动成尘。

细为品归雪调,度与朱唇。

翠帏晚映真图画,金莲夜照越精神。

须拚醉,回首夕阳流水,碧草如茵。

形式: 词牌: 昼锦堂

翻译

美丽的景色在晴天中融合,明亮的光芒在白天升起,仙女般的人物随意寻找春天。
举杯欢笑间,酒液溢出,仿佛满地都是吉祥的云彩。
华丽的宫殿上,女子们身着绣有花纹的丝帕,官员们则穿着鲜艳的郁金裙翩翩起舞。
在如此美好的场景中,她们面带微笑,肌肤带着微微湿润的香气,脸颊留有余韵。
温暖的阳光透过肌肤,却也担心会被烈日晒化,微风吹过,又化作尘埃。
精心调制的美酒,轻轻送到红唇边品尝。
绿色的帷幕映衬着夜晚的美景,如同真实的画卷,金色莲花在月光下更显神采。
此刻,她们决心沉醉其中,回望夕阳下的流水,青草地如茵铺展。

注释

丽景:美丽的景色。
玉妃:仙女。
寻春:寻找春天。
祥云:吉祥的云彩。
宝台:华丽的宫殿。
文绡帕:绣有花纹的丝帕。
郎官:官员。
腻脸:带着微微湿润的肌肤。
归雪:调制的美酒。
翠帏:绿色的帷幕。
金莲:金色莲花。
碧草如茵:青草地如地毯般柔软。

鉴赏

这首宋词《昼锦堂·牡丹》描绘了一幅春日丽景中赏牡丹的生动画面。开篇"丽景融晴,浮光起昼,玉妃信意寻春",以瑰丽的景色和仙女般的牡丹比喻,展现出明媚的春光和牡丹盛开的盛况。"一笑酒杯翻手,满地祥云",通过饮酒欢笑的场景,烘托出赏花人愉悦的心情,仿佛连酒杯中的佳酿都化作了吉祥的云彩。

接下来,词人细致描绘了牡丹的美丽:"宝台艳蹙文绡帕,郎官娇舞郁金裙",运用华丽的比喻,形容牡丹花瓣如绣帕般细腻,花蕊如女子身着郁金裙般娇艳。"嫣然处,况是生香微湿,腻脸馀醺",进一步刻画牡丹的芬芳和娇嫩,仿佛带着微微湿润的香气,让人陶醉。

随着天气的变化,词人笔触转向了夏日的热烈:"暖烘肌欲透,愁日炙还销,风动成尘",描述了阳光下牡丹的娇嫩与脆弱,即使在热浪中也显露出生命力。"细为品归雪调,度与朱唇",借品茗之乐,赞美牡丹如雪般纯净,适合用朱唇轻品。

夜晚降临,牡丹更显其魅力:"翠帏晚映真图画,金莲夜照越精神",形容牡丹在月光下如同画中仙子,更加光彩夺目。最后,词人感叹道:"须拚醉,回首夕阳流水,碧草如茵",决定沉醉在这美景中,直至夕阳西下,流水潺潺,绿草如茵,留下美好的回忆。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的美艳和季节变化,表达了词人对牡丹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收录诗词(18)

黄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吴宫故墅,是天开图画。缥缈层云出飞榭。

隐隐楼空翠巘,水绕芜城,平畴迥,点染霜林凋谢。

越来溪上雁,声切阑干,似觅胥门怨吴霸。

属镂沈,香溪断,梦散云空,千年外、等是渔樵闲话。

但极目荒台郁苍烟,衰草里、又还夕阳西下。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荷花

瑶妃香透袜冷。伫立青铜镜。

玉骨清无汗,亭亭碧波千顷。云水摇扇影。炎天永。

一国清凉境。晚妆靓。微酣不语,风流幽恨谁省。

沙鸥少事,看到睡鸳双醒。兰棹歌遥隔浦应。催暝。

藕丝萦断归艇。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诗一首

涧水之西我所家,结亭新借白鸥沙。

旋移骚国春风木,满种陶篱晚节花。

陪客常留煨芋火,课儿频煮读书茶。

清波迥与黄尘隔,一笑人生自有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游洞霄宫(其一)

山锁清溪溪锁峰,溪光山色两怡融。

松枝点滴衣夹雨,云叶飘扬岩际风。

玉室金堂端好坐,石坛乳窦自相通。

我生已幸尘缘薄,拟结茅庐天柱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