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壬辰呈翰林院请补外(其三)

索米长安市,光阴电影移。

酒尊贫不饮,药裹病相随。

愤激樱桃赋,凄凉苜蓿诗。

臣心清似水,暮夜有天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孚的《至元壬辰呈翰林院请补外(其三)》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诗人在长安求取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感慨。首句“索米长安市”描绘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市却为生活奔波,只能在市场中乞讨的情景,反映出生活的困苦。次句“光阴电影移”运用比喻,暗示时光如流水般迅速流逝,而诗人却无法改变自身的困境。

“酒尊贫不饮”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贫困,即使面对酒杯也无力享用,只能与疾病相伴。“药裹病相随”形象地写出病痛的困扰和生活的艰难。接下来,“愤激樱桃赋,凄凉苜蓿诗”借用了典故,樱桃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苜蓿则常用于贫贱之士,诗人以这两个意象表达自己虽处境凄凉但仍怀有壮志和不甘。

最后两句“臣心清似水,暮夜有天知”,诗人表白自己的忠诚和清白,即使在深夜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他的心依旧清澈如水,表明他对朝廷的忠诚和期待公正的评价。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91)

陈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 字:刚中
  • 号:勿庵
  • 籍贯: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
  • 生卒年:1259 — 1309

相关古诗词

送应奉张幼度同知冠州

张子美少年,濯濯春月柳。

夜窗三尺琴,六籍洞户牖。

我游承明庐,见此真益友。

金匮共校雠,过眼十八九。

僚吏坐俗谈,语乃不出口。

美哉德如玉,温缜世未有。

近诏开东观,天章烂琼玖。

我本木强人,技已陈刍狗。

君胡亦不留,得州大如斗。

男儿抱奇气,荣进付之偶。

血指古则然,今何忽袖手。

但莫负所学,千载有不朽。

北风号枯桑,落叶满林薮。

过君蓟南门,山色照尊酒。

监州岂不佳,千里离父母。

愿回判花笔,桑麻劝南亩。

竹马歌儿童,定胜牛马走。

明年我南归,云卧鼻雷吼。

当哦山中诗,寄君一搔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寄扬州教胡石斋(其一)

淮海胡文学,名犹满帝都。

人谁怜李白,我欲泣杨朱。

家昔啼饥甚,身今病渴无。

竹西歌吹近,想见列生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寄扬州教胡石斋(其二)

昔日光明阙,昂然有此翁。

不闻前贾傅,俄见罢申公。

瘦已肩如鹤,贫犹气似虹。

北门端有待,岂必滞儒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饮马长城窟

我来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积此古怨基,悲哉筑城卒。

当时掘土深,望望筑城高。

萦纡九千里,死者如牛毛。

骨浸窟中水,魂作泉下鬼。

朝风暮雨天,啾啾哭不已。

昔人饮马时,辛苦事甲兵。

今我饮马来,边境方清宁。

马饮再三嗅,似疑战血腥。

昔人有哀吟,吟寄潺湲声。

潺湲声不住,欲向何人诉。

青天不得闻,白日又欲莫。

此恨应绵绵,平沙结寒雾。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