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反身轩

尽力觅不得,归来题反身。

平生未解没,宁解救滔人。

有累路岐远,无求滋味亲。

养心唯寡欲,妙物久如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题反身轩》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通过其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人生、修养与内心的深刻洞察。

首句“尽力觅不得”,开篇即以一种无奈与追寻的矛盾情绪引入,暗示了人生的追求往往难以达到完美的状态。接着,“归来题反身”一句,引出主题——自我反思与内省的重要性。诗人似乎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努力追寻,最终的解答或许就在自我之中,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平生未解没,宁解救滔人。”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我理解与自我救赎的重要性。诗人似乎在问,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无法真正理解,又如何能去拯救他人?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呼吁,也是对社会道德与人性深度的探讨。

“有累路岐远,无求滋味亲。”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追求与负担的关系。诗人指出,过多的欲望与追求往往会让人迷失方向,远离真正的幸福与满足。而“无求滋味亲”则表达了另一种生活态度——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更能带来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最后,“养心唯寡欲,妙物久如神。”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核心思想。诗人认为,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减少欲望的干扰,是达到心灵深处智慧与神韵的关键。这种境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修炼与坚持。

整首诗以深沉的哲思贯穿,通过对自我、社会与自然的深刻洞察,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宿本觉寺

一宿路旁寺,霜清梦亦寒。

忆曾游览处,来觅旧题看。

病衲成新塔,层楼隐败垣。

青山犹不老,千叠似翔鸾。

形式: 五言律诗

题芝轩

轩下亦何有,灵芝骈秀生。

山川呈美瑞,草木被光荣。

清甚紫檀露,色深黄菊英。

武陵续遗事,应著此轩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王安道节推过云盖

秀杰长沙幕,高才自敏强。

同僚推俊逸,黼坐畏刚方。

惯吐珠玑句,宜便宴寝香。

秋来能过我,听雨夜连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含容室

敛足脱双履,闲房倚瘦藤。

百川朝巨浸,一室纳千灯。

至味宁分别,常光绝减增。

刹尘彰帝网,妙观现层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