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歌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疑是经春雪未消。

今日是何朝。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

万里晴天何处来。真是屑琼瑰。天寒日暮山谷里。

的砾愁成水。池上渐多枝上稀。唯有故人知。

形式: 词牌: 甘露歌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甘露歌》。从词语和意境来看,这是一首咏叹春日新绿,怀念旧友之作。

“折得一枝香在手”表达了诗人亲手采撷了一枝春天的花朵,带着它的清香,而这种美好的事物在人间或许尚未有人领略。接着,“疑是经春雪未消”则是对这枝花的来历产生了怀疑,似乎它经历了春日的寒冷与雪霜,却依然绽放着生命力。

“今日是何朝”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困惑,仿佛在问自己,这一天又是哪一个春日。紧接着,“尽日含毫难比兴”表达了诗人的赞叹之情,因为这枝花即使在整日的阳光照耀下,也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它的美丽。

“都无色可并”意味着其他的景物在这枝花面前,都失去了颜色,可以说是黯然失色。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这枝花的独特与非凡。

“万里晴天何处来”则是一种超脱现实的想象,诗人似乎在追问这晴朗的天空从何而来,是否也像这枝花一样,是来自遥远的地方。紧接着,“真是屑琼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景的真实与珍贵。

“天寒日暮山谷里”的意境转向诗人所处的环境,春日即将结束,山谷中的气候开始变冷,这种描写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愁感。接着,“的砾愁成水”则是用水来比喻诗人的思绪和愁绪,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像溪水一般涌出。

最后两句“池上渐多枝上稀。唯有故人知”,表达了春天景物的变化,以及对旧友的怀念。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有对时间流逝和旧友的思念,这些都是诗人深沉内心世界的折射。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伤春怨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形式: 词牌: 伤春怨

西江月.红梅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真妃初出华清池。

酒入琼姬半醉。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

北人浑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芳草

芳草知谁种,缘阶已数丛。

无心与时竞,何苦绿匆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诉衷情令(其三)和俞秀老鹤词

茫然不肯住林间。有处即追攀。

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浆水价,匹如闲。

也须还。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